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23(1): 4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评判和诊断广东省绿色发展状态并揭示其演变规律,旨在为强化靶向施策提供参考,运用熵值法对2006—2019年广东全域和“一核一带一区”绿色发展水平及速率差异展开评价并进行空间分析。研究表明:①广东省绿色发展平均水平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值,绿色发展支撑结构中社会公平指数增长最为迅速。②珠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支撑结构维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社会公平“三轮驱动”的特征,但增长速度均明显放缓,尤以绿色生产维度增幅减缓突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增幅均衡、社会公平强劲增长、绿色生产波动增长的支撑结构。③广东省绿色发展水平区域间差异明显但区域集聚程度增加,高水平地区趋于集中;区域内部趋于分化,北部生态区势头向好但清远和韶关尚需发力,沿海经济带的茂名稳居高水平发展态势。由此提出推动广东绿色发展的建议:在巩固社会公平取得进展的同时依然要正视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提升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绿色生产的稳定性,发挥珠三角和茂名在绿色发展中的空间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