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2-20
  

  • 全选
    |
    数学
  • 万 丽, 谢丹莹, 邓小成, 王庆飞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DFA)和消除趋势交叉相关性分析法(DCCA),研究了胶东上庄成矿元素Au-Ag-Cu-Pb-Zn含量序列的趋势波动自相关性和波动交叉相关性.结果显示,DFA相关指数和DCCA交叉相关指数值均大于0.5,表明成矿元素不仅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相关性,而且Au元素与伴生元素Ag-Cu-Pb-Zn存在较强的交叉相关性,但自相关性和交叉相关的持续性程度存在差异,其中Zn元素的自相关指数及Au与Zn的交叉相关指数最大,指示Zn自相关性和Au元素与Zn元素交叉持续相关性程度最强.成矿元素的自相关性和交叉相关性的定量刻画可为进一步查明成矿富集过程及解释地球化学场时空结构提供参考.
  • 吴剑峰, 许若宁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模糊数的质心,融合模糊极小集和模糊权重面积信息,构造了一种同时考虑模糊数本身、模糊数间相对关系及决策者态度影响的综合排序指标;研究了该排序指标具有的一些性质;证明了该排序指标满足模糊数序关系的性质.本文提出的排序方法,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已有方法的某些缺陷,并且可以有效的实现各种模糊数的排序,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并通过与已有方法的比较体现出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 化学与生命科学
  • 刘自力, 徐阳阳, 崔 斌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具有磁性的催化剂在反应与分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磁核引入到催化剂中,制备了V-Mo-O/γ-Fe2O3磁性催化剂,以催化选择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醛为探针反应,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磁核未影响催化剂的基体结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影响显著,适宜的焙烧温度为500 ℃.扫描电镜测试表明,该条件下合成的催化剂呈纤维状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催化剂呈现Mo6V9O40和MoO3物相.当催化反应温度为80 ℃,氧化剂为双氧水,溶剂为冰乙酸时,甲苯在该催化剂上的转化率为34.8%,苯甲醛的选择性为65.9%.
  • 吴 旭,蔡晓新,郝阿辉,吴世易,陈振远,刘秋霞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一类含有密集疏水侧链具有刷形分子骨架结构的阴离子两亲聚合物AMPS-AMC12S溶液体系表面张力受聚合物浓度及盐的影响,研究了阴离子、阳离子以及两性离子型的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含量较高的聚合物溶液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盐的存在可使聚合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升高程度随聚合物疏水含量升高而减小;由于电荷屏蔽作用,聚合物与相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较弱,与相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较强;聚合物与相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体系的表面张力高于表面活性剂单一体系,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甚至使体系出现絮凝和沉淀的现象;聚合物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使体系表面张力升高,而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不会导致体系出现絮凝或沉淀的现象.
  • 柯德森, 叶美英, 杨瑾如, 刘金萍, 白培恒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甘油包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评价其在不同应用环境下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甘油包埋的SOD在常温、低温及高温,以及不同pH环境下,其活力半衰期均明显高于未包埋SOD;高温、酸性或碱性环境加速SOD的失活程度,甘油包埋可明显延缓SOD活力的下降.紫外吸收分析表明,SOD在SDBS环境中的失活过程伴随着280 nm光吸收的上升,甘油包埋明显抑制了紫外吸收的上升,表明甘油具有稳定SOD蛋白在SDBS环境中的空间构象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甘油包埋SOD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可能性.
  • 王艳英, 邓传远, 郑金贵,辛贵亮, 吴仁烨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29-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在室内应用的效果,探明植物源负离子与室内气象因子的关系,以龙舌兰作为负离子源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①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能高效持续释放负离子,浓度均值为1 256 156.53 ion·cm-3,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质量;②当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运行时,在无人状态下室内CO2浓度的降幅是关机状态下的2.2倍;③当1人在室内活动,且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时,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当发生器关闭时,相关性不明显.当室内没有人活动,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和关闭时,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④人的因素对室内负离子浓度具有重要影响,在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当室内有1人活动时,负离子浓度均值为223 556.42 ion·cm-3,与无人活动的状态相比下降了82.2%,且能显著改变气象因子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相关性.
  • 土木工程与技术
  • 张季超, 马 旭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问题,考虑耐久性影响,应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PHC管桩桩身弯矩及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管桩的弹性模量、壁厚、填芯混凝土长度等影响因素变化时的情况,提出了增强管桩抗震能力的措施,为更好地研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奠定了基础.
  • 马玉宏,曾 宾, 赵桂峰, 谭 平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隔震技术的日益成熟,基础隔震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底盘多裙房高层复杂建筑当中,但是在隔震设计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其中如何提高主塔与裙楼连接部位处减震效果的问题尤为突出.文章以某大底盘多裙房基础隔震建筑为例,通过改变裙楼与主塔连接的层数(即大底盘的层数)来对比研究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特性.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大底盘层数越多,结构主塔的减震效果越好,隔震层位移越大,上部主塔的层间位移、加速度等反应越小,出现拉应力的可能性也越小.因此,从隔震设计效果的角度,建议大底盘多裙房高层建筑采用基础隔震技术时,应当将裙房尽可能多的层数与主塔连接在一起,形成多层大底盘结构.
  • 袁 玲, 李庆祥, 许 伟, 张春梅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5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日、澳3国规范中风荷载计算方法,分别对总高度为300 m、200 m的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荷载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结果,利用中日规范对一实际工程风荷载及风振响应进行求解,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3国规范计算风荷载的差异与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规范顺风向风荷载小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范,尤其在结构中下部,中国规范横风向风荷载在结构中下部大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范,在结构上部小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范,中国规范横风向风荷载与顺风向比值在结构中下部大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范,在结构顶部小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范,中国规范湍流度取值小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规范,峰值因子的取值偏小.
  • 机电与信息科学
  • 王 杰, 关 卿, 张 翔, 张春良, 黄延乐, 李 琰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57-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对贵州铜仁会堂项目的多功能厅进行扩声系统设计,综合分析多功能厅的各种扩声需求及其技术要点,依据相关声学理论,并借助EASE声学软件进行扩声系统仿真检验,最终提出一个能够满足7.1声道电影欣赏的听音要求,而且兼容满足多功能演艺扩声和会议扩声要求的多功能厅扩声解决方案.
  • 陈文彬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证明了逼近4正则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在某个常数因子内是计算难解的.相似地, 对于5正则图、6正则图等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这个结论也成立.已知逼近3正则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在某个常数因子内是计算难解的,文章扩展了这个结果到4正则图情况,用K-归约证明这个结果,给出了一个从3正则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到4正则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的K-归约.
  • 刘贵云, 张轩睿, 刘长红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7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感器网络节点环境微能量采集的随机不稳定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且完美信息扩展博弈模型的分布式估计算法.该算法以一个典型的量化分布式估计问题作为研究对象,①分析了其微能量采集和能量消耗模型;②重点构建了扩展博弈模型和博弈树,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存在问题及其求解方法;③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比传统的分布式估计策略能更有效地应对微能量的随机扰动.
  • 张仁寿,郑传芳,姚艳燕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75-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与气候的日益变暖,催生了世界各地低碳发展的理念.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升级进行实证研究.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升级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能耗强度与能源使用效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发现,广州市的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存在非常强的正相关.因此,为了保证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像广州等这类国内特大型城市急需进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升级.
  • 管理学
  • 欧湛颖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8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整合期望差异模型、单纯感知模型、规范模型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广州市酒店行业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克服了利用单一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省内游客、省外国内游客、入境游客3大客源地游客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文化背景、行为习惯的旅客特征、需求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省内游客的满意度最高,入境游客最低.国内游客对于酒店的性价比要求更高,而入境游客对于酒店的个性化需求更高,但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低.
  • 邓 良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1): 90-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广东省省会的国际化大都市广州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先者之一,广州市率先推动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方式改革,是宝贵的“广东经验”之一.文章剖析了广州市市场准入制度发展改革历程与市场主体发展现状,从经济学的角度建立市场竞争与政府规制平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与战略性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及产业进入市场创造更加便利条件、构建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市场监管系统、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优化市场监管体系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