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文, 李丽卡, 赵俊杰, 郑毅胜, 李象钦, 张嘉茗, 刘萍萍, 李海生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3(4): 4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 longipes)5个南岭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8条ISSR引物扩增出101条带,其中64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3.37%. 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85 9, 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274 1,长柄双花木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在种群水平上,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在60%~75%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9 5~0.282 4,Shannon信息多态性指数为0.384 5~0.399 9. 道县种群和莽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41 4, 表明长柄双花木绝大多数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95.86%). 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野生种群未按地理位置进行聚类,连州2个种群较为特殊,先与江西井冈山种群聚在一起,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