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剑,李 烨,黄静文,林铭灿,张荣民,孙景婷,熊小萍,李志刚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16(4): 78-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对珠江广州-东莞河段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Cu、Pb、Zn、Cr、As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分别为(括号中为平均值):9.1~16.3 μg·L-1(11.3 μg·L-1)、3.7~11.1 μg·L-1(6.8 μg·L-1)、141~79.7 μg·L-1(116 μg·L-1)、3.0~17.4 μg·L-1(6.8 μg·L-1)、2.3~4.0 μg·L-1(3.3 μg·L-1);在悬浮颗粒物中的含量分别为:1.7~31.2 μg·L-1(10.2 μg·L-1)、6.5~27.1 μg·L-1(15 μg·L-1)、6.6~114 μg·L-1(37.6 μg·L-1)、0.8~22.9 μg·L-1(7.2 μg·L-1)、0.3~3.0 μg·L-1(1.2 μg·L-1).污染水平高低顺序为Zn > Cu > Pb > Cr > As,广州河段污染较东莞河段严重,且污染指数均呈现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特征.Cu、Pb、Zn、Cr、As的颗粒物-水分配系数对数值(logKp)分别为:4.16±0.16、4.79±0.27、3.73±0.21、4.33±0.67、3.93±0.15,表明河水中的重金属易于富集到悬浮颗粒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