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01
  

  • 全选
    |
    图与网络安全
  • 杨彦召, 朱程威, 仇晶, 童咏昕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95%的流量使用SSL/TLS协议进行加密,其中隐藏着大量的恶意流量。由于网络流量体量大、加密数据的不可见性,使得如何在不解密的前提下,检测加密恶意流量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有的基于模式匹配的方法,无法处理加密流量。基于统计特征和时序特征的方法,依赖专家经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工提取特征。文章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加密恶意流量检测领域相结合,首先,对原始的网络流量进行切分、清洗、转换和修剪,变为统一长度的一维序列;然后,自定义TextCNN网络结构,通过多组一维卷积自动地从原始流量中提取上下文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对流量进行分类。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真实的网络流量样本进行实验,并与CNN、LSTM和GRU等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实验数据显示,文章提出的方法,在未知数据上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检测精度高,且误报率低。
  • 汉大玮,陈祥恩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图G是简单图,如果给图G中相邻的2个顶点染有不同的颜色,并且让这2个顶点的每条关联边和关联边的端点染不相同颜色的一个全染色称为图G的一个全染色f。如果满足条件对u,v∈V(G),u≠v,存在C(u)≠C(v),那么f叫做图G的一个E-全染色,简称为VDET染色。文章利用反证法和分析法,讨论完全二部图K(11≤n≤88)的点可区别E-全染色问题,并利用构造染色法,给出完全二部图K(11≤n≤88)的最11,n11,n优点可区别E-全染色染色方案。
  • 姜珊,程志超,曾荣飞,黄敏,王兴伟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18-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日益复杂,训练数据类型更加丰富,数据量急速增长,单一机器已经无法满足模型训练的需求,分布式CNN成为新的解决方法。在参数服务器架构下,分布式CNN模型训练会产生大量的通信数据,可能会在每次迭代后产生突发流量,从而造成网络阻塞。在TensorFlow这种用图来表示计算的平台中,节点之间接收参数的顺序是随机的。由于数据流模型可能有多个可行的遍历,为了避免由于参数未接收完毕而造成的计算阻塞,尽量缩短迭代延迟,文章设计了基于计算图和参数优先级的细粒度调度机制,提出一种启发式算法,实现对计算图中所有节点强制执行最优顺序,通过改善通信和计算的重叠,实现细粒度的参数调度,并对VGG16和ResNet32进行测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细粒度的参数调度算法能够使迭代时间缩短7%~22%左右,从而缓解网络瓶颈,提高分布式CNN模型训练性能。
  • 赵梅梅,姚兵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2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定义了(q+1)-模(负)优美标号和混合优美标号,基于这些新标号建立了任意零元阿贝尔有限模可加图群。给出了(q+1)-模混合优美图可以生成的图群和图子群及它们的阶。提出了每个(q+1)-模优美图可以生成顶点模图,每个顶点模图又可以生成边模图,这些顶点模图和边模图构成了任意零元阿贝尔有限模可加图群。对于(q+1)-模负优美图和(q+1)-模混合优美图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此外,给出了任意零元阿贝尔有限模可加图群对网络整体加密的例子。
  • 叶宏波,杨超,殷志祥,姚兵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34-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f:V(G)∪E(G)→[k]是图G的一个非正常的k-全染色,令权重(x)=f(x)+∑f(e)+x∈e∑f(y),其中,N(x)={y∈V(G)|xy∈E(G)}对任意的边uv∈E(G),如果有(u)≠(v)成立,则称f为图Gy∈N(x)的一个邻点全和可区别非正常k-全染色。图G的邻点全和可区别非正常全染色中最少的颜色数k叫做G的邻点全和可区别全色数,记为fgndi(G)。文章研究了几类笛卡尔乘积图G×H的邻点全和可区别非正常全染∑色,得到fgndi(P×P)=fgndi(P×C)=fgndi(C×C)=fgndi(P×K)=fgndi(C×K)=2。结∑mn∑mn∑mn∑mn∑mn果表明,邻点全和可区别全染色猜想对上述几类笛卡尔乘积图均成立。
  • 数学
  • 刘慧,万丽,曾祥健,邓小成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分形插值拟合替代多重分形降趋波动分析法(MFDFA)中的多项式拟合,给出基于分形插值的多重分形降趋波动分析法(FI-MFDFA),并以经典的二项式多重分形序列(BMS)为例,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FI-MFDFA方法能有效识别序列多重分布奇异性的程度,随着BMS模型参数的减小,序列多重分形特征越明显;通过与MFDFA对比分析,得出在方法步骤、参数统计精度和样本量的敏感度3个方面,FI-MFDFA方法都优于MFDFA方法,且避免了拟合阶数的选取对多重参数计算结果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实际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 申会玲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4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Faedo-Galerkin方法构造二维不可压Navier-Stokes-Landau-Lifshitz-Bloch方程的近似解,再对近似解做一致有界估计,最后根据Aubin-Lions引理等紧性理论证明弱解的存在性。
  • 李小如,王术,耿范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S2局部坐标系下的二维不可压Naiver-Stokes方程的表达式及其在S2局部坐标系下解满足的能+量等式。利用黎曼度量,结合流形上的几个微分算子,推导在S2局部坐标下的Naiver-Stokes方程的具体表达式,并结合二维不可压Naiver-Stokes方程在R2中的能量守恒得到了在S2中的能量等式。+
  • 管理科学
  • 谢如鹤,林海珠,郑敏真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59-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冷链物流的发展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但消费者对冷链物流的认识度、接受度及冷链物流下生鲜食品的使用程度却存在很大差异,冷链物流与生鲜食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尚不明确。文章基于消费者对冷链物流的感知度调查,以生鲜产品价格作为被解释变量,成本、品质和消费者感知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香蕉的实证分析,建立这3者与冷链物流下生鲜食品价格间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①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下的生鲜产品接受度较高;②消费者感知与理化指标对生鲜食品的价格有基本相同的显著正向影响;③进价成本、运输成本及冷藏成本等与价格存在反比,同时相关度最高。最后提出了要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的重视程度,逐步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等建议。
  • 刘广,黄云英,冯锐,张露,陈柏廷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7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开放式基金为典型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已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和基石,其公司治理功能对企业绩效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重大,备受各方关注。既有研究较多聚焦机构投资者单独或联合持股行为产生的公司治理效果,对微观个体剖析有余而对宏观整体关注不足。基于此,以2010-2019年间开放式基金为样本,首先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样本基金年末前十大重仓股为连接构建其持股网络,并揭示网络中心度等特征,然后实证检验开放式基金嵌入持股网络后产生的公司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持股网络呈现节点逐渐增多、密度逐渐增大、连线数逐渐增多等演化特征,开放式基金嵌入网络与股指走势密切相关;开放式基金网络特性与公司治理水平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关系,但作用方向尚未与预期一致。基于系统观对开放式基金持股网络特征和效果进行分析,有助于丰富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功能研究,拓宽社会网络理论应用领域,为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状况,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提供启示。
  • 符青林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8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劳动价值和供求均衡等价格理论基础上,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商品使用价值进行分类,从而创立一种新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理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商品价格动力模型。最后应用这一新的价格分析框架,对股票、房地产和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价格理论,不仅首次对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详细分类,而且提出了投机需求的概念。结论表明,该理论对价格现象具有广泛而较强的解释能力。
  • 心理学
  • 赵海鹏,仇妙芹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21(1): 90-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会受到学生的影响,产生替代性创伤。文章探究了辅导员的替代性创伤水平及其与其他助人群体的异同,并分析它与工作家庭边界弹性、特质共情的关系。通过《辅导员替代性创伤量表》《工作家庭边界弹性量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对辅导员进行测量,分析替代性创伤、工作家庭边界弹性、特质共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辅导员大多是中等程度的替代性创伤;不同个人创伤经历和工作年限辅导员的替代性创伤得分差异显著;替代性创伤与特质共情及幻想、个人悲伤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作家庭边界弹性及工作边界弹性能力、工作边界弹性意愿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幻想、个人悲伤、工作边界弹性意愿、个人创伤经历对替代性创伤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结果表明,中级工作年限、有个人创伤经历的辅导员替代性创伤水平更高,且受到幻想、个人悲伤、个人创伤经历的正向预测效应和工作边界弹性意愿的负向预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