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5年, 第1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2-10
  

  • 全选
    |
    数学与物理学
  • 夏锦, 胡坤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对数加权Bloch空间和对数加权小Bloch空间,刻画了加权Dirichlet空间D1α上Toeplitz算子的有界性、紧性与Fredholm性质, 讨论了Toeplitz算子的谱性质,计算了Toeplitz算子的Fredholm指标.
  • 刘广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9-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均值-方差规则,给出了同时存在证券数量变化、证券之间相互扰动、允许卖空机制约束条件下,资产组合有效前沿变动的统一分析框架和数理证明结果.基于证明结果,使用夏普比率作为绩效评价工具,实证发现74只开放式基金的动态绩效在考察期内并不显著,且不同类别开放式基金的绩效结果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丰富了动态资产组合理论,并为评判机构投资者资产组合绩效和资本市场建设效果提供了新视角和证据.
  • 吴春秀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渐近分析理论,研究一个宏观高阶交通流模型的宽移动堵塞行波解.由边界层方法推导出该行波解特征参数的代数方程组,并证明该渐近解与相应的无粘性交通流模型的一种守恒形式的行波解一致.选取五阶精度的有限差分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进行数值模拟,所得数值解与解析结果相符合,能较好地解释交通中的停停走走现象.
  • 杨汝, 李斌华, 冯焯辉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磁控忆阻器的一种等效电路,该电路和理论上的忆阻器具有相同的电路特性.此外,本文还使用该磁控忆阻器和一个负电导代替蔡氏混沌振荡器中的蔡氏二极管,并产生双涡卷混沌吸引子.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生命科学
  • 柯德森, 白培恒, 黄敏晴, 林婷, 李素苗, 肖敬旺, 王土连, 杨礼香, 巫锦雄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碱煮法提取龙须菜琼胶时,盐度变化对提取龙须菜琼胶的出胶率、灰分含量和硫酸基含量等琼胶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为优化利用海水提取龙须菜琼胶工艺提供依据.在提取琼胶的碱处理条件分别为高温低碱(90 ℃,8% NaOH)、中温中碱(60 ℃, 12% NaOH)与室温高碱(25 ℃,20% NaOH)时,测量不同盐度下提取的琼胶样品的主要质量指标.结果显示:盐度变化在各种碱处理条件下对琼胶的出胶率、灰分含量与硫酸基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提示利用海水代替淡水提取龙须菜琼胶的可行性,同时表明在海水提取龙须菜琼胶的工艺设计过程中无须特别关注水中的含盐量.
  • 宋莉英, 李晓娜, 潘晓婷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目前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台湾、海南和云南的西双版纳,其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本研究从七指蕨的孢子萌发特性和光合特性2方面入手,探讨七指蕨可能的濒危机制,为七指蕨的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①七指蕨孢子萌发率极低,是导致其自然更新较弱的原因之一;②七指蕨与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等其他蕨类植物相比,光补偿点(LCP)接近,但七指蕨的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结果说明,七指蕨属于典型的阴生性植物,对光环境的适应范围较窄,强光下碳同化能力有限.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光环境的改变,可能对七指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保护森林植被对于保护濒危植物七指蕨至关重要.
  • 土木工程与技术
  • 吴会军, 梁雄龙, 陈奇良, 杨建明, 周孝清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和整体成型法分别将玻璃棉毡和玻璃针剌毡与SiO2溶胶复合,经溶剂置换、表面改性常压干燥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对气凝胶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导热系数、疏水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在0.023~0.025 W·m-1·K-1之间,疏水角大于110 ℃,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和疏水性能;以玻璃纤维针剌毡增强的气凝胶复合材料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均在1 MPa以上,力学性能较复合前显著提高,作为高性能隔热保温材料在工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应用前景.
  • 熊世树, 龚微, 查道锋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地震的不确定性,运用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对拟负刚度隔震结构的性能进行了评估.以隔震Benchmark模型为研究对象,将拟负刚度(PNS)控制系统与普通双线性隔震(BIS)系统的性能从3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增量动力分析、概率地震易损性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多方位探讨PNS控制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并定量分析其控制性能的优越程度.分析结果表明,PNS控制系统楼层最大加速度立即使用极限状态的年超越概率较BIS系统小30%,隔震支座最大位移倒塌极限状态的年超越概率较BIS系统小20%.由此可见,PNS控制更易保证隔震结构在小震下的功能性和大震下的安全性.
  • 吴迪, 霍维刚, 周福霖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近年来几次地震对中国大陆村镇房屋造成严重震害,适合村镇砌体房屋的低造价隔震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开展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隔震技术的研究,完成GFRP橡胶隔震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隔震支座压剪试验结果显示,GFRP橡胶隔震支座的滞回性能良好.建立村镇典型砌体结构基础隔震的计算模型,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所规定的隔震设计计算方法,以汶川灾区一座典型砌体结构房屋为对象,研究地震作用下采用GFRP橡胶隔震支座的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显示在地震作用下隔震房屋响应的加速度峰值明显减少,因此,GFRP隔震技术的隔震和减震效果显著.
  • 程从密, 方乔, 徐海军, 欧阳伟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种不同粒径的粉体复合对浆料流动度的影响较为复杂.文章研究了砂粉-基准水泥-超细水泥系统中各组份质量分数的变化对浆料流动度的影响,并通过浓度三角形分析砂粉-基准水泥-超细水泥系统浆料流动度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浓度三角形适合于分析三元系统中各组份质量分数变化对浆料流动度的影响规律.
  • 李梦欢, 徐安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遗传算法直接应用于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要对每代进化种群的全部个体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这将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长.文章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采集若干组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数据样本,并代入BP神经网络进行网络训练和仿真,然后在运用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迭代运算时,回避大量个体的有限元重分析过程,而代之以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从而大量节省了计算时间.17杆平面桁架结构和42杆空间结构的算例表明,采用本文方法的计算耗时分别比原始的遗传算法节省80.39%和83.21%,且优化迭代过程能够稳定收敛,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机电科学
  • 唐冬, 陈威, 黄高飞, 郑晖, 刘贵云, 刘外喜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研究基于QoS驱动的OFDMA放大转发中继系统节能资源分配算法,目标是在满足各用户业务时延QoS要求的前提下,最小化OFDMA中继系统总功率.基于有效容量模型,首先把OFDMA放大转发中继系统资源分配问题形成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然后通过整数约束连续松弛化,把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通过求解该凸问题,推导得到了资源分配的迭代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对于各种类型时延QoS要求的无线业务,文章提出的资源分配优化算法均可明显降低系统消耗功率.
  • 朱萍玉, 杨志超, 李永敬, 朱茂栋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具有复杂空间中心曲线的高速铁路用ω弹条的几何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建模方法.首先借助三坐标测量机获取ω弹条表面的点云,然后由同一垂直断面上的三点拟合截面圆,再将系列圆心依次相连为实体中心线,最后采用SOLDWORKS软件的曲线投影技术,实现ω弹条的逆向三维几何建模.给出了点云的误差控制方法,最优点云点数的有效利用率为96%,成圆率97%,满足逆向建模要求,为具有统一截面圆的零件逆向建模提供参考.利用得到的中心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曲线分段多项式数学表达,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高效参数化建模解决办法.
  • 梁忠伟, 周俊辉, 刘晓初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69-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运用Fluent软件对空调中换热器气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进行计算网格划分以及建立控制方程基础上,对其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等关键性能要素进行数值模拟及过程实验.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复杂流场性能的动态描述,有利于对其性能参数的数值分布及演变进程提出量化机理方案.该研究为后续开展的空调换热器性能以及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准备.
  • 地理科学
  • 林媚珍, 纪少婷, 吴华清, 赵家敏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旅行费用法(TCM)对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发现:可得到全部游客的总旅行费用为475 383.71×104元,旅游消费者剩余为16 874.65×104元,风景区的森林总游憩价值为492 258.36×104元,平均每人每次旅游可以享有295.47元的游憩价值.白云山风景区游客人数非常多,但相对于国内其他风景区研究得到的游憩价值低.因此,在白云山风景区的管理上应考虑其环境承载力,并通过提升各景点的游览吸引力来增加景区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和竞争力,让入园的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景区内各种旅游资源.
  • 翁艺丹, 千庆兰, 陈颖彪, 韩富状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4(6): 8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空间与经济空间的关联匹配性研究,是合理规划配置空间资源的依据之一.运用 “六普”人口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以广州行政区和街道为评价单元,采用人口地理集中度分析人口空间分布均衡特征;采用熵值法、敏感度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从人口和经济空间增长关联性、空间分布匹配性以及空间协调发展预测3个方面进行了广州市人口-经济空间关联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广州市人口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向心集聚性;②广州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于人口聚集的吸引力强,而人口聚集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但其内部空间存在程度差异:以南沙和番禺为典型代表,区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增长不同步;以萝岗和越秀为典型代表,区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匹配;③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广州市各区人口-经济空间匹配度呈两种极化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