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7年, 第16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28
  

  • 全选
    |
    廉政论坛
  • 廖晓明, 夏 雄, 彭文龙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行政伦理的视角审视,腐败治理的路径是价值性路径与工具性路径的有机结合。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大数据挖掘表明,当前腐败现象和反腐败的研究主要关注公共权力及其制度构建方面,旨在解决反腐败的“不敢”和“不能”两个问题,是腐败治理的工具性路径的探寻。而实现反腐败的“不想”则需探寻腐败治理的价值性路径,这就需要探索公职人员腐败行为选择的决策机制。腐败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既是个体连续经验的结果,又植根于历史的、现时的社会情景。腐败习惯性现象的危害不容小觑。必须对其进行治理,道德想象力的治理建议将有助于建立廉洁自律的行为习惯。
  • 肖云忠, 李 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廉洁家风是防腐拒变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干部清廉的重要力量。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政管理不善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很有必要对领导干部家政管理失范现象进行研究。治家行为失范是治家行为结构要素运行偏差,是领导干部在运用家礼和国法处理家务与公务过程中,价值取向偏离主流轨道,规范遵循出现变异,导致以家庭关系名义侵蚀公共利益的结果。治理领导干部家政管理失范需要从优化治家结构环境、治家价值管理和家庭廉政预警机制入手协同推进。
  • 人权研究
  • 许 尧, 韩 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18-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以来,已经至少有38个国家制定了55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如何做到既充分借鉴国际社会中保障人权的有益经验,又与本国人权环境相吻合,是各国在制定和实施人权行动计划过程中需要特别处理好的一对关键问题。从各国行动计划的内容以及参加联合国普遍定期审议的情况来看,人权行动计划的国际衔接主要表现为与国际人权机制的衔接、对国际人权经验的学习、与国际人权项目的合作三个方面。与本土环境的融合则主要是强调了对本国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定位、自然基础、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与其他政策的融合等。中国制定和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于国内政策的“人权化”整合和解读、国际人权形象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完善各种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更好发展。
  • 高礼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2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发展权利宣言》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文件表明,发展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基本人权。但反对的声音仍然存在,认为发展权是一种积极权利、集体权利和偶然权利,从而拒绝把发展权视为一种普遍人权。发展权观念冲突的根源在于人权观念理解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很难从概念上,通过逻辑证成的方式被消解。人权叙事的视角,把联合国人权文件和我国人权白皮书视为“情节”而非“规范”,通过文学而非法律的进路,将消解冲突的希望建立在人权实践而非人权概念之上,把观念证成转变为观念理解。由此,发展权的普遍性就建立在对“善”的生活的普遍追求史上,普遍性难题的张力得到缓解。
  • 李 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3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仲裁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特性更适宜解决金融纠纷。针对仲裁机构在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困境,构建区域网络仲裁对接机制、制定网络仲裁示范规则,建立、完善小额仲裁机制,加大金融仲裁宣传力度,扩大金融仲裁队伍不失为仲裁机构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 张玉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的运用使得法律规制的范围不甚明确,这也导致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有所不同。通过对法律文本中不同模糊语词的认知心理学测试发现,模糊语词的规制边界受到人们专业素养、生活经验、日常语言习惯以及心理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语词模糊性认知差异与法律边界判断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对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立法规制,应当注重立法语言同日常语言之间的涵义关联性,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来感知法律规范的具体边界,防止公众认知与立法者认知、法官认知的背离,提升法律规范的确定性。
  • 杨俊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4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把金钱视作一种符号现象时,它就具有不同于作为日常经济交换价值的属性。从符号学视角,对金钱符号做二向度和三向度剖分,是将金钱作为单个符号进行研究的基础;而对于金钱体系的语义和语用的分析,则是将金钱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肇兴距今不到十年的虚拟货币,作为从物物交易—金银币—纸币—虚拟货币的逻辑演进的末端,符合巴塔耶的一般经济学观念—“浪费”原理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 姚华松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5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全球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乡土中国”已渐行渐远,乡村正在经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面向和不同程度的解构与重构。数不清的个案和普适性的认知是“乡村怎么了,乡村回不去了”,换言之,乡村不仅是作为一个寄寓乡愁的载体,更是作为一个“问题的场域”而存在。一味地哀叹意义不大,实践比描述更有力量,审视和观察乡村的视角应该发生转向,即从“乡村发生了什么,乡村怎么了”转向“如何重拾乡村的价值,如何激发乡村的活力”。从社会建设和社区营造的角度,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和实践行动,详细回顾了其参与家乡建设活动的心路历程,系统阐述了乡村社区建设的工作方法和实践模式,藉此试图探讨“乡土社会”复归的可能性路径。
  • 张国杰, 吴杰峰, 刘路莎, 彭志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5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社区教育的蓬勃开展,需要实现居民学习需求与社区教学资源的有效对接。文章根据广州市番禺区社区教育发展需求,以微信小程序为开发载体,探讨数字化社区学习地图的开发及其功能作用。数字化社区学习地图主要由微信小程序、管理后台和官网三大系统构成,各系统模块组成了一个集搜索与互动为一体的动态社区教学资源库,实现学习需求与学习资源之间的有效对接,为社区学习者、办学机构以及管理部门提供社区教育的“大众点评网”。
  • 周建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6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教师生命发展是其关键性影响因素和动力源泉,这与生命哲学关注的焦点“以生命为起点与核心”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从生命哲学的理念去分析,专业发展难于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深层困境就是教师生命的视角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割裂了专业化与教师生命属性之间的本源关系:发展目标定位工具化,发展内容知识技术化,发展模式程序化。借用生命哲学理念框架,要推动教师专业化持久深层次发展,就应当追寻教师专业化的本源意蕴以奠定专业化的生命根基,完善发展内容体系以促进教师生命的和谐发展,自主建构专业发展模式以弘扬生命灵动与个性,在动态中生成教师专业化自我超越的发展路径。
  • 蔡忠兵, 刘志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引进国内已经30周年,研究者们从文本诠释、观点解读、方法论研究、学术争鸣、比较分析、计量统计分析等视角对该著作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样态。通过现象学方法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现象进行分析诠释,可以为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启示:高等教育理论构建宜尊重“前见”,发展理论学派;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宜“悬置”定见,鼓励多元思考;高等教育理论文本解读宜置身历史语境,关注现实问题;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宜坚持问题优先,把握时代要求。
  • 石 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7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代戏曲文化的中心由元朝时期的大都、杭州转移到明初至万历时期的北京、南京,再到天启至崇祯时期的苏州、杭州,最后到清代的扬州、北京。从中我们发现,戏曲刊刻是随着戏曲文化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的,当戏曲文化市场形成时,戏曲刊刻也就随之继起,反之,戏曲刊刻的兴盛也有利于新的戏曲文化中心的形成。
  • 赵 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8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克莱尔不同意华兹华斯以诗人为中心的美学观,并强烈反对诗歌映射论。他认为真正灵感的来源是自然,诗人的诗歌创造只能是感知再现。从这种美学原则出发,克莱尔诗艺技巧有一个明晰的特点:文字加速进入对感知充溢本身的描述,诗歌成为客观投影,是从材料中自然成长出来,并潜藏于整个经验之中,是一种个人与生命的直接个相。
  • 张 颖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11): 90-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吉拉·卡特在其作品《血窟》中通过对“萨德”式情色情节的借用、超越和解构,重塑女性主体形象,颠覆传统的男女性别气质,并通过展现多种男女关系类型,建立心目中理想的性别体系。尽管具有乌托邦性质,卡特的创作仍然丰富了女性写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性别再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