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全选
    |
    审美代沟与文化断裂
  • 马中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6-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网络文化消费与文化再生产为考察对象,认为审美之沟不再限于两代人之间,即使在同代人内,圈层之沟、阶层之沟以及它们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沟壑,同样导致了审美断裂和文化断层。网络不同主体的审美借由网络语汇生产和使用、符号重构及仪规设置等亚文化风格加深和巩固同类亚文化群体的审美认同,扩大不同群体间的审美差异和区隔。媒介技术的不断降维致使网络文化再生产在主体、内容和形式上不断降维,从而消解了以社会精英阶层为代表的主流审美标准,放大了各类边缘群体的审美主张和价值,在此过程中,为争夺审美和文化话语权,不同群体再次强化圈层审美价值而导致社会审美共识和文化共识的断裂。更深入地考察还发现,在技术平等赋权于不同书写主体时,其背后由于教育不平等带来的文化资本权力更深刻地影响着审美裂变和文化断层。
  • 孟繁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16-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但是,代际审美的差异性,又不是一个绝对“断崖式”的表现,不是一个时代的审美与上一个时代的审美南辕北辙。这里应该既有时代的新质、有基于时代新经验创作的具有时代审美特征的文学实践,同时也有不同时代延续继承下来的审美传统。这个双重性,在当下小说创作中同样有鲜明的体现和表达。另一方面,我们在不同代际的批评家那里,同样可以看到这种差异性和连续性。文章通过对文学创作的具体实践和具体文本的分析,阐发了代际审美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 林 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22-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哈利·波特》与《魔戒》在中国的接受状况,呈现出鲜明的代际反差。年轻一代更为深刻地置身于宏大叙事崩解的“后现代状况”中,同时也因此更倾向于从奇幻文学宏大而自洽的世界观设定体系当中获取某种替代性的拟宏大叙事,从而获得某种代偿性的精神体验。老一辈的文学读者却往往会基于某种由现实主义文学奠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先在地拒斥奇幻文学的架空设定,因而难以产生出奇幻文学爱好者所享有的沉浸式体验。
  • 传播与社会发展
  • 谢清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30-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有必要对如何优化人类文明交往规则提出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方案,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支撑。文章认为,中国儒家的“四勿”说与“内圣外王”思想,包含了和谐交往、理性交往的品质,具有疗救文明偏差的功能。道家的“三宝”说高扬慈心济世的高尚品格,夯实了人类交往的心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一个尊重,三个超越”的人类文明交往观的表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下一家”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气派。
  • 任 慧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37-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媒体“草根创业”是当代中国内容创业的重要形式。内容创新与创业的主体由精英群体为主导,向与大众协同创新方向转变。自媒体内容创业方式出现了垂直型专业内容平台的创业模式 、创建独立互联网内容公司的内容创业模式以及挂靠传统平台企业的内容创业模式三种方式。文章认为,内容创业向专业主义跃迁的生存逻辑必将成为自媒体经营者的主流发展方向,需要创业者进一步提升内容商业化运营能力,建构优质的内容移动壁垒以及回归对原创内容版权的诉求。
  • 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
  • 李 琼, 杨 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45-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上海市X镇智慧安防社区建设项目为例,结合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风险识别角度分析潜在风险因素,包括政治政策、项目建设、舆情反馈、社会安全与居民态度五项潜在风险。针对该项目标群体进行风险感知测量,划分风险等级,分析各个风险维度相关性,得出总风险与居民态度为中等风险等级,项目建设与舆情反馈为特别重大风险等级,其中总风险系数与项目建设、政治政策以及居民态度三个维度呈中度正相关;政治政策与项目建设和居民态度均属中度正相关。
  • 王 亮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56-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一些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跨境流动人口以及外国人聚居社区。外国人聚居社区,因社区居民存在着族裔差别、文化冲突等因素,是当前大都市社区治理中一类复杂而风险高发区域。文章结合我国外国人社区的特点,将可能引发外国人社区社会风险的因素区分为社区经济状况、社区认同状况等7个一级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细化,进而形成了22个二级指标以及46个三级具体的可观测指标。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每一级指标与外国人社区社会风险的关联性,设定相应的权重,构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测我国外国人社区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外国人社区社会风险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教育部名栏·廉政论坛
  • 彭文龙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65-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运用citespace和Nvivo两种分析软件,对1998—2017年的4 239篇CSSCI期刊论文进行了量化和质化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廉政理论研究近二十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数量上表现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快速增长,且越来越倾向于团队合作;在知识脉络上表现为以经济学知识为基础,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在内容上表现为聚焦反腐败的核心主题,围绕公权力和制度建设展开治理对策研究。在新时代,我国廉政理论研究应以公共管理学科定位为基点,立足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廉洁和反腐败两个核心议题,突破西方理论框架的约束,建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政府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 肖云忠, 肖冬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77-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以往监察体制结构与运行中的弊端和困境的角度看,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来观察和分析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动因,在方法论上具有合理性与适切性。实现整体性治理,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其中,整体性治理的方法论及实践规定,瞄准的是既有权力监督体系在结构与机制层面的碎片化特征,而整体性治理的价值理念则对应于既有权力监督体系在价值取向层面的具体要求。克服既有权力监督体系的碎片化,既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客观动因,也是其主观动因。深入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动因问题,对理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 黄红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8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家族式腐败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的一种特殊腐败类型,其结构复杂,形态多样,特征鲜明。家族式腐败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又有行为主体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必须在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中深化对家族式腐败的治理,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具体而言,对家族式腐败的治理应该包括四个方面:更新观念,倡导和培育现代优良家风;涵养政德,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自觉廉洁齐家;强化监督,斩断公共权力转为利益的隐秘勾连;扎紧笼子,完善防止权力家族化的体制机制。
  • 文学·语言学
  • 王秀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91-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华乐戏院到大众剧场的转变,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戏曲改革“改制”的缩影。这个转变的具体内容包括:取消“三行”,规范剧场的演出和经营方式;通过新的合作方式和经济关系,建立剧场与剧团之间的新型关系;废除“经励科”,阻断旧制度的沿袭。经过这三个方面的实践,作为新中国文艺生产单位的大众剧场,确立了社会主义剧场的新秩序,体现了新中国文艺政治至上、人民至上的追求。它既是文艺制度的根本变革,也是一般艺人、职工和群众在思想、认识以及日常行为方式上的深刻革命。
  • 郭云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100-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所完成的从“团(老人艺)”到“院(新人艺)”的改造,实质上意味着作为综合性非单位性质的“老人艺”将转化为受中央正规管辖的专业化话剧生产单位,“旧文化人”被重新纳入到新文艺单位的组织之中。北京人艺话剧生产单位组织模式的建立以及话剧艺术家身份的重构,对作家的文艺思想观念与创作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从中可窥见新中国创制社会主义新文艺的方式与策略。
  • 吴 寒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105-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学制变迁中产生了一系列经训教科书和伦理教科书。由于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背景,这批教科书呈现出奇特的面貌:它们一方面模仿西方和日本的伦理教科书,从个体、家庭、社会、国家等层面展开伦理教育;另一方面,它们又试图把包括《诗经》在内的儒家经典融合进这些新的伦理原则,对传统知识体系进行新的时代解读。然而,在这个阐释转向的过程中,学者们却遭遇了一个尴尬的处境:尽管《诗经》中有丰富的涉及个人和家庭道德的内容,但关于社会和国家道德的规定却相对较少。据此,学者们认为传统经教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这种融合“旧经典”与“新道德”的尝试也并未持续。
  • 黄 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3): 113-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19年,以《晨报》为中心发起的关于“的”字分合问题的论争,是现在“的”字三分为“的”“地”“得”的源起,但是此次论争的首要目的却是要将“的”分为“的”“底”,以解决因表领属关系的名词与表修饰关系的形容词同形而易造成的歧义问题,这一问题随着1950年代末“底”字的弃用而被遗忘。文章从参与论争的文本出发,沿着论争的时间脉络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探索和梳理,对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误解做出订正,并对历史文本中的一些难点进行解读。既是对一段语言史的钩沉,也从一个侧面具体反映五四时期的思想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