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1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5-01
  

  • 全选
    |
    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主持人:童 星教授)
  • 赵千帆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夏可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俊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嘉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成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喻国明,毛璐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理性”是用以描述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空间的重要标签之一。但我们对非理性还存在概念上的重大误读,即将非理性等同于反理性。实际上,非理性不等于反理性。在网络舆情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强调的恰好是理性的有限性和非理性的不可替代性。人们在对于网络舆情的认识和把握中,极易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价值,以及非理性要素在社会实践中的创新引领作用,例如通过情绪共振、共情体验、孕育灵感等实现跨越圈层的心理连接和社会认同。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非理性因素是未来社会治理尤其是舆情治理方面的关键性课题之一。
  • 单 波,叶 琼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34-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媒介伦理的发展遵循着由一元论(偏向全球、西方中心主义),到伦理相对主义(偏向本土),再到多元主义(介于全球与本土之间)的进路。前两个已经被淘汰,多元主义的解决方案似乎也陷入了全球与本土无法调和的矛盾之中,让全球媒介伦理失去意义,甚至陷入伦理虚无主义。由主体间性发展而来的文化间性为全球媒介伦理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即基于动态的、全球对话状态的全球媒介伦理建构,摒弃了静态的媒介伦理建构的弊端,在伦理融合的意义上通向全球媒介伦理
  • 鲍海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44-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媒介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态。从泛媒介的角度来看,现代城市中充斥着以光为材料的一系列实用或非实用的产品,这些产品已转化为一种媒介文化及其表征体系,并承担着相应的文化功能。我们应该批判性地识读这种媒介文化在城市空间再生产中如何形成城市的表象,并以此建构一个可动员观者共同参与其间以共享意义的媒介世界。特别是关注这个媒介世界何以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媒介仪式”,令常居其间的人出现感觉钝化等现象,以提醒主体自我在此炫幻的媒介环境下重新构境,从而实现有限的自我本真性存在
  • 贾振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5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典的教学尤其是其细读的实施,既受限于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的刚性规定,又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宽容与否。在固有文学史教学模式中,经典教学的比重与分量难以大幅度提升,作为增量的选修课是目前较容易被采用的办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经典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在其存在意义上的合法性、正当性、自律性及价值方向、理想境界的大问题。如何让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经典的教学与研究唤醒“活的灵魂”,在目前看来更是任重而道远。
  • 张元珂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6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文学原典精读课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意义已毋庸置疑。以文本解读为基础的各学科原典精读课如今也在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以“通识课” 或“专业选修课”的方式陆续展开。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或科研院所开设的精读课程以及举办的原典精读活动的考察,可以梳理、深究目前发生于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内原典精读活动的实践情况、发展态势以及利弊得失,这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原典教学及其经典化将有所助力
  • 张业松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68-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 20世纪中期英美“新批评”理论兴起以来,文本细读作为一种理论批评方法早已在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理论层面的进展也日新月异,大大拓展了对叙事文类和抒情文类的理解空间。伴随大学教改中博雅教育和“原典精读”要求的强化,文本细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在大学的“原典精读”教学实例中,文本细读在促进人文传承和学术创新方面的意义和可能性有较为生动的体现
  • 伍晓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7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另一者”之说旨在取代“他者”而作为“theother”的贴切汉译。另一者作为陌生者总是突然到来,从而让我们吃惊,并成为我们的问题。与此问题同时涌现的是边界问题、替罪问题以及我/们为他人做出牺牲的伦理可能性问题。之所以要说“另一者”是因为还有“第三者”,即某他或她或它,这才是汉语“他者”应该贴切的指涉者,另一者则是相对于以第一人称代词“我”自指者———即“此一者”———的“你”而非“他/她/它”。另一者的到来本身就要求着此一者的回应,而回应已经就是应(答)—承(担),即应承。此一者与另一者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在此之中此一者总是“为(了)”另一者的,无论此一者愿意与否。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伦可为“此一者而为(了)另一者”之例。但也正因为这种并非总是心甘情愿的“为”,此一者才总有可能要推开另一者而独占一切。新冠病毒大流行之中出现的各种边界,就是此一者(这也可以是一个共同体,一个国家)为了要隔离另一者而保护自身而设。边界当然是有条件地必要的,但为另一者———为他人———做出牺牲的可能性就在于此一者总可以在被另一者所感(染)—(打)动时越出边界而走上为另一者献身之路
  • 刘海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88-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窗口,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在深圳建设的多方位成就中,道德领域面对的挑战和突破应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在特区建设 40年之际,回顾深圳建设中曾经面对的若干道德争辩、道德挑战和道德冲突现象,在此基础上总结深圳道德建设的成败得失,是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一个必要链条
  • 邢 强 张美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94-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神经科学作为一门深度整合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不同学科的发展以及研究成果由理论向具体实践的转化中发挥着桥梁作用。近年来,教育神经科学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和跨学科、跨专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成果以及实践方法。但是在探索更高效的跨学科协作和更科学的干预措施方面,教育神经科学目前仍存在不足,教育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由于学科差异较大,在整合和转化方面的困难亟待解决。通过进行教育神经科学的相关培训、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和干预对象,并为其制定评价标准、培养教育神经科学人才等方式,能够进一步推动教育神经科学向深层次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为未来科学的教育实践和系统的跨学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 马利军,黄 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10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433名熟练粤—普双语者对 190个不同结构的粤语三字格惯用语的语义性质进行评定,探讨各项语义性质及其互相之间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熟悉度、可理解度、可表象度、字面意义合理度、词素贡献、语义分解性、预测度、习得年龄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习得年龄与其他语义性质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熟悉度是影响粤语惯用语预测度的主要因素,熟悉度、字面意义合理度、可表象度是影响惯用语可理解度的主要因素,熟悉度对四类结构惯用语的可理解度均有显著影响,粤语惯用语与汉语惯用语在理解进路上存在差异。
  • 黄苇杭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10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法国当代著名导演克劳德· 雷吉(ClaudeRégy)的戏剧美学观的阐释,探索舞台与观众的交流和戏剧对“真实”的描述之间的关系。作为20世纪西方颇具代表性的先锋导演,雷吉的戏剧美学观是当代西方戏剧对于那种建立在“逼真”与“摹仿”(mimèsis)基础上的亚里士多德式古典戏剧的质的转变的具体体现。此转变,表面体现为戏剧形式的革新,本质却在重建戏剧与真实世界间的关系,即如何透过戏剧这一可感的艺术形式,让“真实”在剧场中、在舞台与观众间无亏损地流通,使在由语言、意识形态所构成并限定的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见的“真实”得以被感知。由此,试图打破对西方戏剧现代性即现代形式的一般理解,从而展现戏剧形式变革背后的现代与现实意义。
  • 魏 琳a,b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 121-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毛南族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发现,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总体上处于母语为本、多语并存且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语言生态。毛南族多数人使用双语或多语,普通话学习意愿较高,普通话基本得到普及,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工明确,其语言能力与收入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性。对于毛南族等基本实现普通话普及的人口较少民族而言,做好多语能力的提升,构建和谐语言社区,推动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具有样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