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全选
    |
    教育部名栏·廉政论坛 面向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学学科建设
  • 任建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纪检监察学学科建设已有20余年的历史,期间,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通过 设立目录外学科以及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对学科正式设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纪检监察学 尤其是廉政学具有跨学科和实践性强两大特点,其所培养人才的就业市场或客户主要包 括四类,主要学位类型是专业硕士和学术博士。高校是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成立 独立的教研实体,职业伦理课程应当被列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科研活动应聚焦反腐败 和权力监督中的难题。一级学科名称及二级学科设置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调整,各高 校在决定是否招收本科生方面应持慎重态度。
  • 常保国,周艺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6-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纪检监察学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新设 一级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纪检监察学已经完成从 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到独立一级学科的转变,但是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建设仍处于初创 阶段,学科建设路径和具体任务有待明晰。有必要从历史视角、理论视角和实践视角挖 掘纪检监察学学科创设的历史积淀、理论积累和实践要求,确立纪检监察学学科体系构建、 学术体系构建、话语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四大任务及其实践路径。
  • 董石桃,刘 婧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2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升国家腐败治理 能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意义重大,目前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仍存在学科设 置和教学安排边缘化,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新文科建设“文理相融、知行合一、 古今相通”的新理念,和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较强契合性。以此为原则和方 向,新时代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强化立德树人的理念,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结 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凸显新文科跨学科特征,实现多样化教育方法的创新。
  • 李 莉,吴 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纪检监察学学科的课程设置不但关乎纪检监察工作的战略性规划,而且关 乎学生对学科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关乎纪检监察学自身的完善与成熟。尽管当前纪检监 察学的课程设置,从教学管理者自身的认知出发考虑到了新学科体系构建的宏观叙事, 考虑到了本领域课程与高校课程体系的适配性,但却忽视了本领域其他相关群体的主观 感受和偏好。学生、纪检监察实务工作者和教师这三个群体,在学科属性(政治学/法 学)、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平衡、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平衡、经济和金融课程的必要性 这四个维度上的偏好和重要性认知存在差异。其差异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更多 考虑的是未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实务工作者主要考虑的是实际办案过程中遇到的 困难如何化解;教师似乎不太关心课程设计是否涉及更多实践技能,而是更关心学科的 归属。因此,纪检监察学学科在未来建设中,应突出学科的法学属性,注重将实践技能融 入教学之中,并进一步探索将经济学和金融学融入课程的新方式,重新考量凸显中国特 色与强调国际比较之间的关系。
  • 张桂林,周睿志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4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致透视政务处分法这一典型的国家监察立法,可以发现,我国的监察立法 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崭新命题。这些命题包括:监察立法以集成创制为基本立法模式,监 察立法受到党纪的深度塑造,监察立法采用组织取向的价值定位,监察立法将道德问题 纳入法律规制。监察立法领域形成的这些崭新命题,突破了传统的法学范畴,形成了一 种全新的理论景观,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法治逻辑。这些命题是在中国语境中形成的,它 们扎根于当代中国纪检监察和权力监督实践,与中国历史传统和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具有 较高的匹配度。在推进当代中国纪检监察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对待这些命题,把握 其深层内涵,使所构建的理论具有充分的实践指导价值。
  • 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 数字时代的公共安全
  • 周利敏,罗运泽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5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数字时代;应急管理;数字孪生;数智赋能;灾害治理
  • 李智超,张迎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时代虽然加剧了城市风险治理困境,但也孕育了数据治理这一新型公 共治理模式,为城市韧性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政府数据治理机构能够有效提升城市韧 性,年平均效应达343%,数据赋能效果明显;数据治理机构提升城市韧性的过程具有阶 段性,仅在组建前期产生了积极效应;政府各部门间的功能性协同是城市韧性得以提升 的内在机制。地方政府不但应积极组建数据治理机构,而且需注意机构的组建方式与隶 属关系的差异所导致的异质性治理效果。
  • 卢良栋,魏玖长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7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化转型给社会风险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平台普 及能否驱动横向协同治理的发展,亦或进一步强化传统的管理特征,目前在理论和经验 范围内仍未有定论。数字平台的社会风险治理模式包含横向协同、垂直协同、横向-垂 直协同等多种协同模式,其中横向协同和横向-垂直协同是应对投诉和求助事件的主要 协同模式;垂直协同和横向协同能够显著提升对公众诉求问题的解决程度,但同时也增 加了回应诉求耗时;横向-垂直协同在风险治理效率和效果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优越性, 其在显著提升问题解决程度的同时,也减少了回应诉求耗时,从而揭示了社会风险治理 在数字化转型中并不是沿着单一维度和方向进行的。
  • 容 志,任晨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9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造和重塑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 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相较于其他现代技术,基于数字底座的人工智能表 现出更强的迭代性、通用性、颠覆性和重塑性等特性,因此对经济社会产生更为广泛和深 刻的影响。根据技术的实践性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人工智能社会安全风险可以概括为 源于技术本身的本体性风险、源于技术利用主体的主体性风险,以及在规模化应用中对 社会群体产生影响的客体性风险。这种类型划分不仅印证了该技术社会影响的全面性, 也揭示了风险生成的内在机理。为了构建负责任、有预见性的技术风险治理体系,应坚 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营造人文良善的技术生态、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形成多 元共治的社会格局,以整体性的敏捷治理体系实现对技术风险的长效治理。
  • 贾海薇,李明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0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中央提出以“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三农现代化,在试点建设地区,政府政策、 信息经济、数字技术成为注入传统乡村的三大动力性源流。面对乡村整体性转型,农民面临 重新适应的新挑战,个体心理与群体心态均在发生剧烈变迁。由于政府政策、信息经济、数 字技术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空间内注入的非均衡性,农民可能采用“分离”“边缘”“整合” “同化”四种不同的适应行为策略,不同的行为策略产生的风险概率与危害程度各不相同。 但单纯的风险性维度无法有效测量四种行为策略,需将其纳入“数字乡村建设”情境,综合 “适应性、现代性、风险性”三维标向进行立体化分析,进而发现农民在面临适应行为风险与 互联网技术风险叠加形成的共性心态危机之际,消极适应的农民将面对更多的危机挑战。 针对农民群体心态危机的广泛性、复杂性、流变性,项目组建构了针对农民群体心态危机的 柔性治理模型,并提出了一系列“怀柔治心、防险于先”的治理策略。
  • 消费社会学专题
  • 王 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18-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宏观政策要着力扩大消费,就要了解消费者如何消费。对此,经济学家依据 消费效用最大化范式做了解释,但它对效用本身如何形成缺乏解释。消费文化范式克服 了这一问题,但它忽略了消费的“不假思索”的常规性和重复性特征。消费实践范式解释 了实践意识所支配的日常性、常规性和重复性消费行为,但却无法有效解释消费行为的 变迁。有鉴于此,消费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提出新的范式,以解释消费行为的创新 和变迁。消费施行就是这样的范式。消费施行性既是对自身当下的消费状况和自身所 希望达到的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的反身性调整,也是基于对未来宏观趋势的预期而作出 的应对性结果。
  • 王小章,冯 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29-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匮乏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消费束缚于“需要”的满足。随着自由支配收入 和自由时间的增长,消费如果摆脱资本逻辑的宰制,就可能摆脱被束缚的状态而获得解 放。解放了的消费要面对的不再是“如何活”,而是“为什么活”,也即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的问题,由此,消费活动将成为一种以自我实现为取向的自我实践。这种实践活动不再 是功利性或工具性的,而是以活动自身为目的的;不再是单向度的,而是全面而丰富的; 不再是刻板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并且在这种自我实践中,消费和生产不再呈现为分离 的两端,而是合而为一。以自我实现为取向的、作为自我实践的消费活动,只有在相互给 予承认的主体间协作关系中,也即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展开和实现。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研究
  • 任 臖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38-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身份认同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或价值的归属,文化是最重要的凝聚力量。推 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是塑造和丰富湾区共同精神价值内涵,助力“一国两制” 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重 要的文化使命。身份认同建构受制于外在决定因素及表征机制。共建人文湾区关键在 于交往实践中稳固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再生产,路径包括:重塑文化共同体及其身份表征、 丰富基于集体记忆的认同实践、探索并改进湾区故事叙事策略、文化赋能基层协同治理 新模式。
  • 罗先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4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乡村建设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兴起的艺术乡建以文化和艺 术介入为主要形式,以其较强的视觉表现力和传播力,在主流的旅游型乡村建设之外逐 渐开辟出一种乡建创新路径。顺德青田、从化乐明和东莞南社这三个古村落在粤港澳大 湾区的乡村建设中具有突出表现,其建设主体、建设过程、建设内容、建设成效都各不相 同,充分体现了艺术乡建和旅游乡建这两种形式在盘活传统文化资源、社区参与和乡村 治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艺术乡建与21世纪早期城市空间中关于乡土主义的艺术实践 一脉相承,且与当下艺术振兴乡村的系列工程息息相关,对这些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有助 于厘清艺术乡建的源头并深刻认识其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
  • 曾一果,张舒曼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5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港乐竞唱类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在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播出,成 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电视综艺话题。节目通过对香港流行音乐的怀旧性建构,唤醒并重构 了不同观众的港乐文化记忆;通过影像的时空交织、情感故事的个体叙事、视听语言的舞 台演绎等手段构建记忆的文本内容;通过“双重勾连”进行文化重组,在新的时代语境中 对港乐文化进行文化再现与记忆重塑。这种特有的文化记忆建构方式,内嵌着港乐在与 内地主流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和协商过程中调适自我与重塑身份认同的文化自觉。
  • 教育学研究
  • 杨 霞,姜文静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70-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媒介技术、身体真实与学习三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即身体与学习不可分 割,媒介技术在学习场域中的运用需要身体的参与,媒介技术的不同与身体参与的程度 又决定了身体真实的层次类型。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从媒介技术的变迁出发考察身 体真实可以发现,从印刷媒介技术到电子媒介技术再到数字媒介技术,身体真实相应地 呈现出“去身真实—具身真实—拟身真实”的变迁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媒介技术弥补了 旧媒介技术的缺憾,通过对身体真实进行生理上、心理上与时空关系上的补偿,以一种新 的尺度改变着学习者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环境的框架。因此,人们应该认识到媒介技 术对身体真实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正确处理媒介技术与学习变革的关系,并充分 发挥媒介技术的补偿性价值,推动学习智能化范式转型。
  • 浦小松,赵章靖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6): 181-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普及是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普及在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实现, 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建立线性模型、门槛模型,检 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对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球竞争力 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对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在 跨越人均GDP的门槛值后,对全球竞争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提高研发支出占GDP的比 重能够显著促进全球竞争力的提升;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对 全球竞争力释放出更大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在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保持经 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不断增强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