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4-11-10
  

  • 全选
    |
    廉政论坛
  • 刘凡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报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已日益为反洗钱工作实践所证明。源于西方国家反洗钱实践的金融情报机构,从诞生之日起便以相应的法律规定作为其独立履行职责的保障。与国际标准相比,我国金融情报机构存在着法律地位未予突出、法定职权保障不足、法律属性未能厘清、报告范围较为狭窄等法律问题。应借鉴金融情报机构国际立法的有益经验,从金融情报机构自身建设及以特定非金融行业促进金融情报机构建设两方面着手,加强我国金融情报机构法制建设。
  • 龙太江,周光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零容忍是一个重要的、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被实践证明为成功的反腐败战略。文章认为应从理念、制度和行为三个方面来理解零容忍的内涵,零容忍战略的实现也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协同推进。实现腐败零容忍,在理念上要绝不宽容腐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在制度上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健全预防、监督和惩治制度,保证制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在行为上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狠抓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发挥好党委、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职能作用,严厉惩治腐败,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 人权研究
  • 杨松才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全球化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全球治理的进程中融入人权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从本世纪初开始,受全球契约的影响和鼓舞,联合国人权机构试图制定相应的治理准则。公司人权责任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人权理事会通过的《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所设置的“保护-尊重-补救”框架不仅为公司的人权尊重责任规定了一套规范性的指导原则,还设立了公司履行尊重人权责任的一般原则,确定了公司人权责任的范围,提供了人权负面影响的防控、缓解和消除以及相关救济措施。这些规定对于塑造公司人权态度,传播人权理念和促进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 宋尧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将citizenship译为“公民权”,着重讨论其疆界问题。公民权是相互性的主体间性概念。它涉及到公民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的问题。公民权在本质上是排斥性概念,只不过这种排斥有着一种包容性概念的团结幻象。这种包容幻象通过权利义务配置和身份认同的构建,将原本被排斥的人群包容进社会体系之中,加强了社会团结。这是公民权的进步史,也是其辩证法。
  • 董玉整,董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将党内非党因素称为“党内的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剖析。其在思想政治上的表现,就是精神“缺钙”,“总开关”失灵;在党的组织纪律上的表现,就是纪律成了“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在党的制度建设上的表现,就是权力总在制度的“笼子”外面;在党的作风建设上的表现,就是“四风”问题很严重;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上的表现,就是特权现象很严重;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的表现,就是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内非党因素严重腐蚀党的机体,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加以彻底清除。
  • 张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传统伦理精神中的尚俭理念提倡和践行节俭,发挥了传统节俭之德应对现代化进程中诸问题的“道德锁匙”作用。党提倡和践行节俭的道德实践涤荡了奢靡之风和浪费现象,磨砺了党的奋斗意志,密切了党群关系,彰显了党的德性,诠释了“知行合一”的党德价值观,体现了党的道德自信精神。同时由于中国传统节俭之德内蕴着丰富的生态爱护情怀,党提倡和践行节俭的道德实践还具有继承和拓展传统生态伦理意蕴,以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价值。
  • 金瑶梅,胡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主社会主义”是盛行于当代欧洲的一股理论思潮,它试图融合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各自的优点,从而构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将“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进行比较,是为了后者更好地借鉴前者所包含的一些合理因素。两者在对民主的重视、强调民主在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方面有共同点,而在指导思想、民主的性质、民主的最终指向及民主的所有制基础方面具有不同点。
  • 何群,刘芮,郝靖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性的自然属性(差异)并未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性别,女性主义者称之为社会性别则是一个具有心理学和文化属性的概念,为一种社会标签,表现为男尊女卑、男外女内,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也是可以改变的。婚姻是以社会性别为基础的社会构建,因婚姻而组成家庭,各女性主义流派创立了不同的理论,中心论题主要是家庭与夫权制的关系。公私领域的划分与性别分工也产生了同样的结果,即当公领域与丈夫联系起来,私领域和妻子联系起来,等级就应运而生。因此,社会性别视野下中国夫妻关系平等的新要求是实现起点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统一、法律制定的去性别化及家事法公法化。
  • 银红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5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CSID公约第72条中的“同意”应被解释为不可撤销的“单方同意”。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在通知退出ICSID公约前于双边投资保护条约或促进投资国内立法中所作的受ICSID管辖的“普遍同意”即便在这三国的退出行为生效后仍能被外国投资者接受,从而达成两者间“同意仲裁的合意”,ICSID据此拥有管辖权。但基于平衡退出国与外国投资者的利益考虑,应将有权按照ICSID公约下仲裁或调解程序提交ICSID管辖的外国投资限定为在东道国退出生效前已进行的投资。部分拉美国家退出ICSID公约的行为对ICSID保护国际投资作用的发挥影响有限。有关拉美国家应采取积极主动举措,以期改变目前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事项上共同所处的被动局面。
  • 鲁晓明,许瀛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6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利益驱使,“小产权房”以各种方式逐渐壮大并颇具规模,成为困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大问题。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有关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小产权房”问题必须在城乡一体发展的思路下统筹解决,通过甄别房屋具体情况,在平衡相关利益的基础上,区分对待。“小产权房”这一习惯意义上使用的不规范概念终将变成历史名词。
  • 王翊,唐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达成广泛接受的合作减排方案的核心问题是,公平分配全球大气排放空间。现有研究方案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公平分配原则,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是,将公平原则的分析建立在人类“自利”行为假设的基础之上。因此,在缺乏外在约束的情况下,基于“自利”行为的研究难以达成实践中可行的方案。针对这一根本问题,需要将人类行为扩展到更接近人类真实行为的“互惠”假设,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研究,为达成可行的排放分配均衡结果提供了可能性。
  • 马键,李捷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7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02至2009年亚洲新兴市场的2 195起股权再融资事件,通过市值配对、行业—市值配对等方法,分析再融资后的长期业绩。实证结果显示,亚洲新兴市场再融资后普遍存在业绩下滑现象,3年期购买持有超额收益约为-22.79%。业绩下滑现象约在再融资6个月后开始显现,并持续至30个月前后。不同市场的业绩存在一定差异,印度、新加坡、韩国、台湾与泰国在再融资后长期业绩显著下滑,中国大陆与马来西亚则较不显著。再融资方式对业绩无显著影响,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后业绩下滑幅度相当。
  • 刘惠君,徐云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业科技项目具有社会性、应用性和长期性,其社会效果很难量化,因此,在绩效评价时有些内容必须采用定性分析。但定性分析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此可采取运用两组评价人员、关注评价结果、科学设置定性评价得分标准及权数、关注项目的“副产品”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定性分析的有效开展。
  • 崔花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吸收古往今来优秀诗歌的创作经验和审视前人师古误区的基础上,叶燮提出了他的师古之论。叶燮始终从诗歌发展流变的维度谈“师古”问题,他的诗歌师古论贯穿于其整个诗学体系的建构之中。在“师古”的前提上,他主张“识其升降”;在“师古”的范围上,他倡导兼综百家;在“师古”的方法上,他注重“得其神理”。在总体上,他的师古论是比较通达的。
  • 戎默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11):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陈与义作为北宋末期十分重要的诗人,由于没有专门的诗学著作,亦无专门论诗的文章传世,因此其诗论不为历来研究者所重视。然而,从陈与义的诗作中,可以发现他认为诗人应重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这与他的前辈黄庭坚等人重视作者内部的学养与技巧的论诗旨趣很不相同,而与推动宋代诗风转变的杨万里、陆游等中兴诗人的诗论却十分相似,可以说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与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