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20
  

  • 全选
    |
    廉政论坛
  • 张增田, 谢丽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文章从履职内容与方法手段、履职资源和履职的效果等维度,力图全面细致地刻画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履职状况。借助组织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两个视角,同时结合访谈结果,确定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职过程的四类影响因素。进而以此分类框架为内在逻辑,从促进性和制约性两个向度展开逐类分析。最终就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履职状况给出总体判断,并将结论与已有的研究进行参互对照,置于实践背景中进行观照,讨论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聂挺, 朱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情、国情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国有企业廉政建设是其生存和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由于部分高管权力观扭曲,执政思维落后,价值观和人生观异化等原因,出现不正之风。应充分解读其表现,深刻剖析其根源,系统建构应对之策,以期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廉政建设路径。
  • 陈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消灭家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都被提出过,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理论之维,且被马克思恩格斯所重视。“消灭家庭”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对此予以哲学阐释本身就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 邵小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2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不同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解释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实际演化、流变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研究方向,特别强调和重视认知性研究,力图避免落入“从观念到观念”“从精英到精英”“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套路,努力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新的可能路径。
  • 苏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浪潮中。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同时,中国文化安全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给中国文化安全提供了物质保障,中国文化特性符合全球化的要求,全球化的正效应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良好机遇。
  • 蒋红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对广州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革新要求。从广州新型城市化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契合性出发,全域广州、以人为本与协同治理是实现广州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和政策框架目标的三个有效支点。全域广州要求各政府部门的职能扩容提质,实现职能城乡一体化;以人为本强调以镇街为中心,从纵向上分类调整政府职能配置,强化公共服务效能;协同治理则是在城乡基层社会构建一体多元的城乡社区协同治理机制,建设新型社区。
  • 张菊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4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兴起涉及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政府财政压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宏观政策转变等多元动因,因而公私合作在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运作模式,有着各自特色。广东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有五种典型实践模式,即“私资公助”“公助私营”“公私合资”“公建私营”“合资公营”模式。以往的研究侧重于从大一统的制度分析出发,对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进行概括性的、全局性的理论阐述。文章基于广东实践的考察,对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多元动因、主要模式作经验分析。这对于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方亮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乡村旅游升级主要围绕市场因素、创意农业、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乡村旅游的趋势与方向主要包括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个性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等方面。
  • 何奕霏, 李晓莉, 罗秀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酒店业走向低碳环保的道路已刻不容缓。政府颁布了相关的政策,作为实施主体的酒店企业,对政策的响应程度如何?是否取得了相应的效果?文章在界定四类酒店核心利益相关者即政府管理部门、酒店管理者、酒店员工及消费者的基础上,以本土酒店集团广州嘉逸酒店管理集团为例,对管理者、员工、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发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基点出发,政府停留在倡议阶段,酒店管理者、员工配合度有限,消费者存在不理解现象,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在目前阶段应建立以政府强有力推动为源动力的驱动机制。
  • 陈东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周易》是一部蕴藏无穷智慧的宝典,拥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以《周易》的哲学思想为理论依据,复译原因可大致做如下阐释:(1)文无定诠:文本的开放性;(2)言人人殊:译者的主体性;(3)人以群分:读者的差异性;(4)言随时变:语言的时代性。这些阐释为进一步从大易的视角研究复译的相关问题做了一定的铺垫。
  • 刘懿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6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流行语可以捕捉一门语言的动态与发展趋势,模因论能够解释语言的模仿与传播。通过分析《咬文嚼字》杂志近五年评选出的5组“十大流行语”(合计50个)的来源与传播,可以总结当今流行语模因的类型与特点。在类型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流行语模因占据比例平分秋色、发展较为均衡;在特点上,总的来说流行语模因来源广泛,其中同义同形基因型、同形联想表现型流行语模因多为简单模因,使用时激活缺省语境,同义异形基因型、同构异义表现型流行语模因多能与新的语境结合。前者着重浮现意义,后者强调缺省语境,都产生不同的模因复合体,但语言较不规范,多根植传播于网络环境中。
  • 罗海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7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承担着传播学术思想职责的学术期刊也在不断壮大,在传承文明、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学术期刊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质量控制已成为学术期刊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政治质量控制、学术质量控制、编校质量控制、出版与发行质量控制、质量信息反馈控制等构成要素。而树立正确的办刊理念,强化学术期刊的导向意识,创新学术期刊管理机制,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合理运用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以及构建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将是实现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
  • 张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八世纪以来,李白以其浪漫主义诗歌,备受世人追捧,无论是诗歌内容还是艺术境界,都开创了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为此他也被后人景仰、神化、仙化、异化。但我们透过其诗歌只看到他人生的一面,要全面还原认识李白,须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的角度去整体考察。文章以巴蜀文化为基点考察李白的“民间性现象”,以及服丹对他创作狂想的刺激作用,并指出他的创作动力或来自于这种药理作用。文章推翻传统认识,在全面观照李白生平的基础上,大量搜集、引用可靠材料,融入对李白的总体论述中,力图以材料说话,论证李白身上的“民间性”,及出蜀后,不容于中原官方正统文化的悲剧人生。但这恰恰造就了他成为了不同于杜甫这样的中原诗人的大唐“孤星”。
  • 卢顽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周朴园和佟振保两个人物形象的深层心理和生存处境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两人都曾出洋留学,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熏染,但是他们无法逾越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沟壑,陈旧的观念导致他们在面临婚姻的时候不惜痛失自己生命中的感性情愫,成为时代的负荷者。文章通过对人物深层心理的剖析,揭示其悲剧人生的社会性根源。
  • 陈永祥, 罗素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8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世纪末自西方传入中国,并迅速崛起为一门广受国人欢迎的大众艺术,随之,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要特征的电影女演员出现在银幕上,成为人们赏析的对象。至20世纪20年代,在女性解放思潮等因素的推动下,一些知识分子尤其是归国华侨和留学生加入电影公司,拍摄了一批“女性题材”影片,培养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女演员,女演员的形象和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初步奠定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基本品格,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陈雅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4): 9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叙事研究方法,以潮州大锣鼓传承活动参与者为叙事主体,通过文献、访谈、观察、体验等方式,获得潮州大锣鼓“口传心授”传承的叙事材料,并从一个个鲜活的叙事事件中寻找关联和规律,对潮州大锣鼓“口传心授”传承方式进行剖析和解读,进而获得潮州大锣鼓“口传心授”传承规律和传承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