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4-05-10
  

  • 全选
    |
    廉政论坛
  • 吴常柏, 齐卫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群众路线教育的总目标和价值取向与党内“特权”思想是一对矛盾,此消彼长。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在党内形成民主作风和民主气氛来坚决打击党内“特权”思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的公仆;党内“特权”思想的清除可以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达到预期功效,从而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文章从群众路线教育的价值聚焦、党内“特权”思想产生的归因、党内“特权”思想的现实表现、党内“特权”思想清除的策略等四个方面来破解主题,以期了解党内“特权”思想的全貌,为清除党内“特权”思想,澄清模糊认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言献策。
  • 刘启君, 蒋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1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发生于1990~2012年间的849个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案件信息,分析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的规模较小;2000年以后腐败规模开始扩大;2006年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出现新一轮腐败高潮。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活动内容的研究表明,“涉地”项目和“三农”项目中的腐败活动较为严重;我国农村改革各阶段不同的制度安排客观上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腐败活动提供了不同的物质基础,腐败内容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此外,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集体腐败突出,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增多、加深趋势。
  • 人权研究
  • 许尧, 杜宁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颁布和实施引起了学术界的一定关注。现有研究集中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意义、主要特点解读、实施分析及对计划的质疑、批评和建议等方面。尤其是对计划的解读和贯彻占绝对多数,学科视角以法学、政治学、行政学为主,所刊登的期刊具有“大报小刊”的特点。相对而言,在人权行动计划的国际比较研究、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学理性的系统研究等方面明显不足。今后应综合学科内与学科间、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定性与定量等路径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相关重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张剑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25-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中国的艾滋病防治范式从总体上经历了从隐喻范式到规训范式,再到人权范式的转型。范式转型及其经验表明,以“隔离”、“禁止”为特征的立法模式并不利于艾滋病的科学防治;同时,只重视“干预”、“预防”的立法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进入21世纪,以人权保护为核心内容的艾滋病防治策略被证明是一项既符合科学预防原则,也符合道义伦理、公平正义理念以及制度设计的立法策略。迈向人权范式,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种可行路径选择。
  • 贾志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3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审判阶段“排非”程序的适用情况较为混乱,缺乏一种稳定的程序模式。我国最初设立的“诉中诉”程序模式正在走向消亡,转而采用的是“不完全的诉中诉”模式。而“完全的诉前诉”模式应是最理想的“排非”程序选择。但出于我国整体制度环境和倾向保护辩方诉权的考虑,目前较为可行的是采取以“诉前诉”为主、以“诉中诉”为辅的“折衷的诉前诉”模式。以此为蓝图,可对我国“排非”程序规则进行有益的修正和完善。
  • 沈志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刑法理论在讨论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时存在一定问题,或仅从犯罪构成上做简单比较的一般性区分,或认为没有必要也不应当讨论犯罪之间界限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犯罪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准确地划清犯罪之间的界限,就不可能准确地区分此罪与彼罪,从而不能正确地定罪与量刑。在研究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时,首先确定在何种特殊场合两罪界限模糊难辨需要加以区分,然后通过比较两罪的构成特征找出在哪个或哪些构成要件要素上存在根本区别,抓住这些根本区别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得出两罪的区分标准。
  • 龙柏林, 阴秀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一书中,吉尔·利波维茨基勾勒了伦理形态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迁的轨迹图。在前个人主义时期,伦理表现为管制型的“有痛”伦理;进入个人主义时期,伦理在脱嵌于“有痛”伦理形态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个人权利泛滥的无序混乱;新个人主义时期则针对上述伦理困境,呼唤良知的回归,并构建一种新型的“无痛”伦理。这种“无痛”伦理是在回归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倡导保有底线但抽离出奉献感的新型伦理模式。这样一种伦理变迁的分析,既强化了伦理随现实变动而发生变迁的视角,但也遮蔽了伦理对现实应有的超越批判向度。
  • 王认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关系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改革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机遇,针对商业银行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多方面制约因素,提出了商业银行自身改革、建立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机制、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以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安世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教育之存在逻辑是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的内在根据和基本要件。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之根本,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之灵魂,学术自治是高等教育之保障,高专人才是高等教育之目标,引领社会是高等教育之价值。只有时刻追问和检视高等教育的存在逻辑,才能永葆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 周晨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5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社区参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新型大学社会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在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以社区需求和社会发展为动力,旨在推进大学教学、科研与服务功能的综合发展,具有学术性、综合性、互惠性、公共性等特征。大学领导层、组织机构、教师参与、组织文化以及大学与社区的权力关系等因素共同决定着“大学社区参与”模式的运行状况。“大学社区参与”模式对我国大学社会服务的现代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唐勇, 刘伶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社会工作模式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相关的理论研究在2000年以后逐步拓展。但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却还比较零星,对于现有文献的梳理更是不足。针对现有学校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从高校管理传统模式的弊端、社会工作模式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契合、社会工作模式的角色定位及其运用模式等方面进行归纳、评述,不难发现学术界对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并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只注重解决问题而忽略了预防问题,对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社会工作模式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 苏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全球化时代日益重要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出发,立足国家利益保护,提出中国文化安全战略建构的目标和原则,并重点论述建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在制定措施方面,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等四个层面上进行综合考量。
  • 谭苏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指出主流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和日趋功利性的教育是导致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思路,即从宏观上确立“双文化教学”的生态观,微观上探究教材编写的生态思路,以及主体上贯彻多元文化教学生态观。
  • 刘小晨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翻译研究以文本阅读为主要内容,强调对原文和译文的充分理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的文化取向研究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 但缺乏个案研究、没有数据和材料也难有立足。文章以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探讨意义空白在原文和译文中的填补策略、语言认知和分析、理解及填补机制等问题。
  • 陈詠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人”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其远源是“士”。在西周到春秋初叶,“文人”指有文德的人。春秋战国之际,“文士”崛起。到东汉时,“文人”等同“文士”,指那些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代表社会道义的知识阶层的成员。
  • 陈利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85-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大多恪守“小道可观”的“史补”观念,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劝善惩恶”的“实录”窠臼。这种先入为主的道德评价致使叙事成为了一种图解,如武则天的形象就徒然成为一种符号。不仅仅历史题材,包括其他题材的小说都这样附庸于史书传统,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一言可采”的道德选择,很少具有自觉的本体意识。只有少数杰作能够对世事人生作复杂的观照,主张虚构的“事体情理”,走向观念的成熟。
  • 陈恩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5): 90-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通过诗社交流,形成了诗主性情、汉唐兼学的共同主张。南园五先生相继入京后,一方面与各地域诗派进行广泛交流,另一方面极力维持内部往来酬唱,并且不断强调其核心诗论,从而使岭南诗派在全国崛起的同时,保留了地域特色。嗣后,明清两代的岭南后学,对南园五先生的结社传统、诗学路径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代际传承,从而建构了岭南地域诗学传统。岭南地域诗学传统的构建,彰显了一条地域领袖诗人提倡—地域文人集群响应—地域外传播与特色强化—地域后学代际传承的地域诗学构建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