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5年, 第1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5-08-31
  

  • 全选
    |
    廉政论坛
  • 刘建伟,张静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基本导向调控事物朝着预定目标发展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艺术,它既是一种战略思维、忧患思维、主体责任思维,也是一种积极防御性思维。“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范式,它贯穿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新时期学习和掌握习近平国家治理的底线思维方法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武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的一个新范畴。规矩既包括党章、党纪、国法这样的硬性约束,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等软性的未成文的内容,是“正式规矩”和“非正式规矩”的集合体。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为工具,探寻“正式规矩”和“非正式规矩”不同的形成机制、保障机制和演进路径。“正式规矩”和“非正式规矩”的互补和转化是两者和谐统一的重要表现,党内潜规则阻碍两者的和谐统一。
  • 朱庆跃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1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40年代既因具体历史情境的不同,也更由于自身的理论发展,致使现代新儒学相较之前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一些派别来说,在挑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面体现出了许多迥然性的特征,诸如在批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构建层面表现为“体系化”,在挑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层面表现为“复合型”,在攻击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的内容层面表现为“全面性”,在根本性挑战中所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文化保守主义方案层面表现出“隐晦性”等。这些毫无疑问增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难度,也表明了当时成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获得的艰辛。
  • 马桂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内容丰富:以分配从属于生产为逻辑起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学者把二者分割为两个毫不相关独立领域的错误观点;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理论重心,批判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指出了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的分配正义途径。研究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 刘凤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因果性是康德哲学中一个被遮蔽了的重要概念,它不仅揭示了一种独特的因果秩序,还是其目的论理论框架的支撑点。通过这一概念人们能够管中一窥康德目的论思想体系的全貌及其与古希腊自然目的论,乃至中世纪神学目的论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康德在自然目的论中通过目的因果性建立起来的自然目的概念和自然目的系统的理念,不是一种静止的系统论描述,而是具有内在生命力的自我生成和发展的概念。由此,康德在目的论中复兴了古希腊时期,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从潜能到实现的动态实体观念。自然界的发展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都被看做是合目的性的,人类理性在这种历史视角中被看作是逐渐实现出来的自然禀赋,这与其逻辑先在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康德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思维方式的调和。
  • 赵中源,王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33-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持续推进,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研究也相应得到升华,尤其是对该问题的学理性与学术史的研究开始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对党的群众路线相关研究做一个系统梳理就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须。文章从群众的概念与内涵、群众路线的理论阐释、群众路线面临的课题以及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等四个方面对国内理论界关于群众路线的研究状态做一个整体回顾与梳理;群众路线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系研究、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研究、群众路线涉及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问题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群众路线问题研究的基本着力点。
  • 夏金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众参与类型和公众参与形式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决定后者。以功能为标准,可以将公众参与划分为程序性参与和实体性参与两种类型。程序性参与以信息为基础,以决策科学为目标,主要功能是协助决策机关实现准确的事实判断,应当遵守范围最广、成本最小和效率原则。实体性参与以利益为基础,以决策民主为目标,主要功能是与决策机关共同实现合理的价值判断,应当遵守辩论、互动和约束原则。
  • 李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4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动问答”平台的蓬勃发展,恰好契合即将来临的“Web3.0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具有开放、包容及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等基本特征。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生成机制,网民对于“互动问答”平台的参与,实际上可看作是一个“主动显示偏好”的过程。为此,文章以一个非官方的问答平台统计结果为例,对网民的参与行为、表达内容与态度倾向等进行地讨论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互联网治理与网络舆论引导,给出了正确认识和有效增强网民价值判断力与道德责任感的若干建议:一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评判网民群体与网络文化及其影响力;二要以有血有肉的榜样人物和事例来引导年轻化的网民群体;三是网络舆论的调控应以构建全方位沟通与互动格局为前提;四应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网络社区的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
  • 杨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邻避运动成为一种特殊而常见的冲突表现形式。台湾地区的邻避运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呈现边陲化和泛政治化的特点。为治理邻避运动,台湾地区综合运用风险消减、经济引诱、公民参与等手段。台湾地区治理邻避运动的历史表明,消解邻避冲突必须以环境正义理念为支撑,坚持永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治理的创新,创建社会生活共同体,实现社区的共存共荣。
  • 王俊程,胡红霞,赵秋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59-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持续推进,学者们围绕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产生、村官角色定位、生活、工作存在的问题、选聘培养机制、工作机制、绩效管理机制、职业发展等方面产出大量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对决策层、执行层、村官群体乃至在校大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在梳理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文章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相关建议:有必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的大学生村官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将女大学生村官突出问题单独剥离出来开展深入研究;针对报考动因复杂多样、村官身份暧昧、社保缺失、乡镇政府过度抽调、薪酬低、职业满意度低、职业发展瓶颈多等突出问题开展研究;有条件的高校宜开设农村管理服务相关专业,培养农村工作实用人才,等等。
  • 吴开俊,黎亭亭,毛蕾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回顾了我国硕士生招生推荐免试制度的历史变革,认为1985年开始推行硕士生招生推荐免试新制度以来,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逐渐增多,推免生数占硕士招生总数的比例快速增长;“211工程”高校的硕士推免生数已占全国推免生数的75%以上。但推免生名额分配高度集中在“211工程”高校,其他普通高校推免生名额分配过少;“211工程”高校拒收其他普通高校推免生,并且推免生校际之间交流不足,不利于学生考研的公平选择;推荐免试工作时间安排仓促,学生失去了较多的选择机会。为此,提出了应大幅度提高其他普通高校推免生的分配名额、推进推免生校际之间的交流、“211工程”高校应多渠道公平接收推免生等政策建议。
  • 李海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台湾当局主导的封闭型师资培育制度建立于日据时代,成熟于国民政府迁台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分权化和教师专业发展而颁行了一系列教师法规,开始构建开放型、市场化的教师教育制度,体现了以下特点:师资培育法规从单一到体系,师资培育机构从一元转向多元,师资培育规格从专科转向本科及以上,教师资格制度从登记检定制转向考试检定制,师资培育课程从定向规范型转向开放多样型,师资培育经费从公费转向收费为主、公费为辅,但转型以来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其改进对策对大陆教师培养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王云多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人力资本供给是教育系统中基本教育(初等和中等)与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函数,因此,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通常由教育水平差别代表教育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不同,政府教育支出可视为加速制造业、服务业和总产出增长的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证实,政府教育支出越多,地区教育对产出贡献越大。考虑到这一情况,政策制定者应提高公共教育支出预算,旨在增强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的人力资本。
  • 蔡朝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人们在长期音乐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但在当前数字媒体时代,传统音乐文化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状况并不容乐观。文章从数字媒体时代网络音乐传播的特性入手,分析了数字媒体时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大学音乐教育中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 刁生虎,郭岚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85-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司马迁与班固一前一后分别在各自的史学巨著《史记》和《汉书》中为西汉酷吏做传,突出表现了酷吏为政尚威、执法冷酷的形象特质。随后范晔又将东汉一朝的重要酷吏写进《后汉书》中,其笔下的东汉酷吏形象除具有执法严苛等所有酷吏的共有特质外,较之司马迁、班固笔下的西汉酷吏形象在为政风格和个人操守等方面还呈现出较多的变易性。汉代酷吏形象的历史演变与两汉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东汉儒学的兴盛、统治者的好尚以及史学家的吏治思想有密切关系。
  • 王园园,许超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8): 90-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四库全书》修成以来,关于《四库》馆内的汉宋之争时有论及,多认为《四库》馆为“汉学之大本营”,《四库全书总目》亦为汉学之体现。然若以翁方纲和姚鼐为中心,可以发现,为学偏向义理的学者在《四库》馆内通过“正面对抗”和“迂回坚持”两种途径坚持己见。以纪昀为代表的总纂官并没有对由宋学家撰写的、偏向宋学的提要予以批判,从思想的角度说,并没有予以根本改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