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全选
    |
    政廉论坛(主持人:卢汉桥研究员)
  • 董世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了“去疴需猛药,治乱用重典”的思想。这种“重拳反腐”思想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彰显了党规国法的威力,推动了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要真正做到“重拳反腐”,还需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升思想觉悟和政策观念,过好权力关、亲情关、利益关。
  • 卢汉桥, 龙智光, 郑 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突飞猛进的新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新常态新要求。然而与之相悖的是,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为官不为”的“消极腐败”“变相腐败”问题也相对凸显。“为官不为”的主要症结由个人、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的因素构成。基于动机、机制与环境的分析,通过具体考究“为官不为”的动机原因、机制成因和环境诱因,我们认为“为官不为”的治理,应当坚持和完善“三位一体”治理思路,即重点着力于矫正个体行为动机、完善组织运行机制、营造廉洁外部环境及三者的联动融合。
  • 人权研究(主持人:李步云、陈佑武研究员)
  • 薛 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19-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下培育公民人权保护法律意识有利于依法治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依法保护人权、有利于促进人权保障的法治化、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尊重人权和保护人权的法治观念。针对当代中国公民人权保护法律意识仍然受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区、普遍较为淡薄、现有水平不利于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现状,主要应通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相关社会组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自我教育和养成等具体路径,进一步加强培育公民人权保护法律意识。
  • 范兴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28-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海仲裁案”并不意味着主权话语的日渐式微,相反透视出此一案件的非法性正在于对主权原则的侵蚀。冷战终结以来,否认和消解国家主权的论调成为西方理论界的一种时尚,主权话语是否还有生命力?主权国家作为一种制度是否已经过时?释解这些疑惑,有必要从历史和法理的视角,对主权话语的流变进行梳理和审视,重新发掘和阐释主权对现实国际秩序的价值,证成主权是遏制霸权和保障人权的正当性基础。中国对主权不仅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还以自身实践尽其所能维护这一原则。
  • 周连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3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原则,这一思想原则需要借助一整套实践话语来加以引导和落实,才能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并进一步拓展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逐步建构起一整套引导和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原则的实践话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借此在全社会得以广泛传播,社会共识逐步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也因此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普遍理解、认同和支持。
  • 郭展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社会理论中是否存在道德内容或道德论证,是分析马克思主义主要争论的问题,当以分析哲学和元伦理学的方法来解读、重构或否定马克思道德观时,却造成了对马克思道德观理解上的重重迷雾。马克思道德观不同于西方传统和现代道德理论,从其总体性思想方法来看,它蕴含在其社会理论中。跨越性批判的话语表达方式是马克思道德观的存在方式,不能脱离其存在方式谈马克思道德观的存在,同样,也不能无视其隐含性、本质性和根源性,以及超越性等特性来谈马克思道德观的存在。
  • 谭一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48-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杀现象是五四时期国内外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自杀现象非常关注,他们认为自杀问题既有社会制度的原因,也有个人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解决自杀问题,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提倡社会制度的改革、人生观改造和“受痛苦,历困难”价值观的树立。他们的研究促进了唯物史观的传播,深化了民众对西方社会的认知,有助于促成理性生死观的养成。
  • 杨文登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优质均衡”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循证实践理念的基础上,广州市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教育者、教育对象、研究者及管理者四方纳入同一实践框架,为实现“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途径。它强调教育者必须遵循“最有效”的研究证据进行教育,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它弱化教育者的个人经验,重视教育对象的特征与文化,体现了民主、公正、共享等时代精神,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它要求管理者循证制定政策,协同各方创建证据数据库,深入教育过程进行动态监控,为心理健康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条件保障。但总体而言,循证实践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研究证据数量不足、教育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 邹艳春, 印田彬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常态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对人才的开发。各种心理因素的不同导致雇员外显行为的差异,心理安全感作为一种综合的心理感知, 产生于人际间的交互,与雇员在工作场所的行为、绩效高度相关。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对心理安全感进行分析,发现在组织中领导、同事和个体是引发心理安全感并导致其水平不同的关键因素,组织环境具有间接作用。此外,心理安全感可以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和同事交换这两个路径对工作绩效产生作用。未来研究应细化同事特质对个体心理安全感的影响,运用实证方法或案例研究探讨社会交换背景下心理安全感对工作绩效作用路径的差异化。
  • 徐 凌, 钟其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68-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众对于环境政策的全过程参与是建构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然而,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在中国相对滞后,公众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和地位趋向边缘化,中国环境政策落地陷入公众参与不足的困境。文章运用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中国当前公众参与环境政策的现状分析,发现中国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不健全,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从而导致公众参与缺乏代表性和参与渠道单一等问题。对此,可通过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模式——环保社区咨询小组(ECCG),希冀该创新模式助推中国基层民众积极参与环保,与此同时,也为深化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社区参与研究提供借鉴。
  • 李 鲤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比较媒体系统理论提出的四维分析框架,以整体视角审视回归后香港的政媒关系生态。分析发现,回归近二十年来,在自由市场导向的新闻体制下,香港媒体系统高度产业化运作,同时发展出一套“非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新闻话语策略;政府干预程度有限,媒体受市场影响较大;新闻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发展稳定,客观报道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但也备受煽情报道的困扰;政治平行结构独特且复杂。
  • 田秋生, 熊 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8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大众媒体的格局。在如此大变迁的时代,对于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而言,如何应对这个时代提出的要求,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输送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材,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者亟须思考的问题。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激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批判传统,再造大学的人文传统,只有如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才能避免陷入仅为行业机构培养人才的窠臼。
  • 哈迎飞, 叶文韵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86-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色戒》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文本,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创作动机及主题宗旨等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文章从隐痛书写的角度,对《色戒》的隐晦与隐痛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色戒》的隐晦与张爱玲后期的隐痛书写直接相关,李安的电影虽然让《色戒》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但也对文本造成了新的遮蔽。借助《小团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张爱玲晚年书写的精神诉求。
  • 杨 韵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7): 92-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沉香屑·第一炉香》的相关研究虽不胜枚举,但大多以分析女性人物的着装、台词为主,以环境描写为主要视点考察文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较少。文章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准则,采取文本分析的方式,重点剖析《第一炉香》中的环境描写,从中整合出环境描写与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综合考量,重点解读了主人公葛薇龙、葛薇龙的姑母梁太太、女佣睇睇这三位女性人物的心理、精神变化,还原出更为立体、深刻、生动的女性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