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8年, 第1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8-10-28
  

  • 全选
    |
    廉洁论坛
  • 杜治洲, 吴晶晶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尽管如此,现阶段我国反腐败斗争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及“廉而不为”现象依然存在,监察委员会的权力运行缺乏足够的强制力保障,农村基层的腐败问题依然紧迫,频繁的大额现金交易使得发现腐败异常困难。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完善领导干部激励制度、强化基层腐败问题的曝光度、建立健全监察委员会与相关机构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现金交易管理制度。
  • 姜 涵, 蒋红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孕育了丰富的官德文化,构成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明末东林党人的官德思想以善恶之辩和君子小人二分作为理论基础,并从君臣关系和君民关系的角度分别予以明确。在君臣关系方面,要以忠孝事君,明确孝忠的纲纪之约;在官民关系方面,要以良臣为规约,砥砺良心与良行。东林党人的官德思想对于新时代廉政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
  • 张 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1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风险知识的生产具有明显的社会嵌入性。各类社会性要素影响着风险知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风险知识的生产方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所引发的风险状况是一切风险知识生产的源泉。风险知识在数量上的增加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科研院所、出版单位和各类基金等外部条件的支持,而研究者自身素养、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研究思路与逻辑等内在因素影响着风险知识的质量与水平。风险知识在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度较高,且与产出时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整体上看,风险知识的生产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学院式”为主;知识生产的目标以政策回应为主,理论概括为辅;生产方法以文献提炼为主,缺乏大样本、多案例库的经验支撑;知识的产出效率虽高,但创新点少且增长乏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建构中国自己的风险知识体系。
  • 冯东梅, 王乙惠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2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工程项目的大型化、复杂化和智能化,风险管理逐渐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工程风险管理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研究者把握领域研究现状、推动实践发展。目前虽有部分研究综述,但缺乏对国内已有研究的量化和可视化分析。文章以CNKI为数据来源,选取近15年的1 873篇工程风险领域的文章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可视化技术绘制工程风险领域的知识图谱,并围绕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对工程风险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跨国建设业务、融资模式等六个关键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新的建模方法、工程项目主体行为、BIM和物联网等变革性技术的五个方面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 传播与社会发展
  • 张 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3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已有文献对2002年以来的新型谈话节目——网络谈话节目进行走马观花式的速览,目的是更好地梳理和阐释新媒体影像建构社会文化消费的内在机理。经过15年左右的爆发式增长,网络谈话节目已经在题材内容、表达载体、叙事风格、传受互动等方面明显地区别于被真人秀、电视剧等节目类型所边缘化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能够控制受众/用户与叙事来保证产品意义的独特节目类型;电视谈话节目中“无法表达或无法充分表达的诉求”被“大面积地转移”到网络谈话节目,因此网络谈话节目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任重而道远。
  • 李春雷, 姚 群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媒介技术的更迭,越发予以谣言广袤的传播空间,而网络谣言的频发,则日益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现象。过往的研究大多从利益诉求、政治参与等角度对谣言进行定性分析,鲜有从情绪视角进行阐释,而深入剖析谣言的产生机理,就会发现“情绪背景”在谣言传播中的重要影响。文章从“情绪背景”视角切入,将谣言纳入到整个社会的情绪系统中考量。研究发现,当下公众情绪表达的背景呈现为外部对话机制缺失、内部情绪共同体的生成,整个社会的情绪系统承受着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压力,谣言作为一种公众压力释放的替代方式应运而生。
  • 大湾区文化研究
  • 蒋述卓, 李 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5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艺”,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规划建设为背景而提出的一个策略性概念,它既以粤港澳三地的流行文艺现象作为实践基础,同时也为我们重新勾勒以流行电影、流行音乐、通俗小说等为主的粤港澳流行文艺的具体生产传播路径,考察和探讨大湾区时代粤港澳流行文艺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功能提供了历史眼光和前瞻视野。粤港澳流行文艺,在语言生态上是以粤语方言作为主流,在产业生态上重视文艺的商业性和通俗性,在文化生态上呈现出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复杂异质性。这三个核心要素,是我们思考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艺如何与主流价值观充分互动融合、促进粤港澳文化认同的重要理论遵循。
  • 黄玉蓉, 曾 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59-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文化共同体构建视角来看,文化合作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政治、文化与社会价值。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既因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诉求,又促进了区域性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三大湾区的文化合作经验主要为:文化政策推动、第三部门协调、文化资源共享。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的目标为实现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合作基础是文化同源、资源共享、需求互补;合作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合作内容主要包括身份认同、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交流等;合作路径主要表现为共建基础设施,发展第三部门,共享稀缺资源,整合平台优势,培育多元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将引领湾区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和制度创新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 钟发亮, 刘 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66-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镇化进程中,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是充分发挥和体现社区党建重要性的应有之义;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是应对社区发展和社区党建工作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是适应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社会结构转化的必要举措;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是深入落实十九大报告党建要求的重要手段。城镇化过程中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主要有:社区党建服务对象更加多元,社区党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党建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等。构建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就要积极创新组织设置,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提升党务人员整体素质;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形式;转变活动内容载体,增强社区党建活力。
  • 姜丽群, 任玉环, 高智谋, 江少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7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绩效用来衡量服务机构的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的匹配程度。文章从区域创新的理论视角开展科技服务平台服务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提出理论假设,构建科技服务平台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回归模型,利用广东省20个地级市专业镇2010—2016年科技服务平台的面板数据,对14个观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论表明,科技服务平台服务供给与区域创新产出显著负相关,服务绩效表现不佳,对区域创新没有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省内部分城市的科技服务平台服务绩效开展针对性的分析,发现只有在科技创新发达城市科技服务平台供给与区域创新显著正相关,服务绩效表现良好。这说明部分城市科技服务平台的不良服务绩效影响到全省的表现。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广东省内部分城市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从增加供给数量向提升供给质量转变,转变服务模式以满足区域创新的实际需求。
  • 钟本章, 李健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8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关城中村改造中的矛盾冲突现象为何会发生这一问题,既有研究因过分偏重结构视角,而忽略了对行动者的关注。实际上,村民作为城中村改造中的关键行动者,其在自身逻辑支配下对结构的能动反应亦是型塑结果的一支关键力量。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对冼村改造这个典型案例的考察,来讨论城中村改造中的冲突生产机制。研究发现:冼村改造过程中的冲突对抗,源于村民的“捆绑式抗争”逻辑。而“捆绑式抗争”的产生,既是村庄治理能力长期弱化所积累的矛盾以及部分瓦解的村庄共同体状态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亦是城中村改造这一饱含政治机会结构的重要项目的意外促动。应该说,“捆绑式抗争”既是饱含工具理性的抗争武器,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乡土色彩。要理解城中村改造中矛盾冲突生产的复杂机理,需要以一种动态复合的视角深入到村庄的社会文化基底中去。
  • 李文星, 张正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10): 8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莱斯利(Leslie)模型建立人口结构发展模型,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并参考部分文献数据得出了广东生育率变化的估算,并对“二孩”政策下广东省人口总量、劳动人口总量和老龄化程度在2060年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1)“二孩”政策使广东省人口峰值推迟了约10年到来,也使广东省劳动人口总量推迟了约10年才开始下降;(2)“二孩”政策对降低广东省老年抚养比具备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效果要推迟至2030年以后才会显现;(3)“二孩”政策几乎无法改变广东未来老龄化不断加深和劳动人口供给下降的大趋势。广东省今后有必要更进一步放松人口政策,并加快出台除生育率以外的促进广东人口增长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