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8年, 第1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06-28
  

  • 全选
    |
    廉政论坛
  • 张银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和运用基本经验的政党。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紧密联系;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严明党纪,把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把构建科学的纪律体系作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前提;注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专门机关和队伍;把党纪教育与严惩违纪行为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两个重要手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纪律建设的经验教训,既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灵感和方法,增加发展的动力;也利于“惩前毖后”,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避免重犯相同的错误。
  • 曹冬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1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79—2017年中国腐败案件数量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廉洁政治生态的演变呈现从较优到较差再到较优这一态势。这一演变具有多种特征,原因可归入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管理制度的变化、央地关系的变化、反腐力度与反腐制度化水平的变化等几大方面。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廉洁政治生态演变规律及当前反腐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廉洁政治生态的演变出现关键性飞跃——廉洁政治生态由较差状态演变为较优状态的关键性飞跃,并推导出中国廉洁政治生态演变趋向,探讨进一步优化这一政治生态的途径。
  • 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
  • 董幼鸿, 魏 筝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各类生产和生活要素高度聚集,由于城市管理能力与城市发展的速度不相匹配,各种城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城市“小火亡人”事件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反映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存在诸多漏洞和短板,这就要求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进行精细化治理,提高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根据精细化治理的要求,“小火亡人”事件可以从明确目标、整合资源和优化路径等三个层面实施精细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小火产生的风险和隐患,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 胡尚武, 罗 帆, 肖 琴, 唐江勇, 杨 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2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剖析广东省公路交通应急抢险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公路交通应急抢险人员配置优化方案的框架。结果表明,通过明确国家区域性、省级及地市级公路应急抢险人员的分级和职责,设计应急抢险专业人才库,采取以行政手段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并结合社会志愿者招募的抢险人员优化配置方式,能够提高公路交通应急抢险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升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减少交通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促进公路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林仲轩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3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对外发出“中国主张”倡导新的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对内则在历史演化的“中国路径”基础上,建立新的“治理网络化,网络治理化”的治理模式。“互联网+金融”行业治理案例所呈现的实践经验,反映了中国互联网治理体系的特色和经验,也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特别是新兴国家的互联网治理带来启示:国家进行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并统筹协调,市场力量推动资金与人才汇集,企业需要创新实践和发展突围。
  • 杜青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乎作为一个真实的网络社区,日渐成为网友分享知识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理论与应用基础,构建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问卷,引入知乎的外观这一外部变量,就用户对知乎的接受与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用户在知乎情境下的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其感知有用性,且二者都正向影响其对知乎使用的满意度评价;与之相反,用户在知乎情境下的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对其的满意度评价,而用户在知乎情境下的满意度评价正向影响对其的使用行为。
  • 刘 沛, 曹宁博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44-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融资融券的杠杆效应以及双边操作的交易模式给投资者提供了看涨、看跌的双重渠道,使得具有私有信息的投资者能够及时通过交易将拥有的公司特质信息充分反映在股票市场上,进而影响到股票价格信息含量。从股票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及时性以及对正负信息反映的差异性三个维度,以2009—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股票价格信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股票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范围以后,股价信息含量显著提高。该结论为监管层进一步拓展“融资融券”标的范围、活跃证券市场信用交易以及完善转融资、转融券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 冯 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52-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2004—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终极产权论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机构持股比例较高时,在职消费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而当机构持股比例较低时,在职消费有损于公司业绩。考虑终极产权的影响后,上述结论在非国有企业十分显著,在国有企业则不然。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机构持股是判断在职消费代理观抑或效率观极为有效的试金石。
  • 周再清, 陈 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6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县域普惠金融指数,运用其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湖南省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利用2009—2014年湖南省87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效果看,普惠金融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从地区差异看,在普惠金融水平较低的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普惠金融水平较高的长株潭地区,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湖南省发展普惠金融应当整体推进,分区对待,扬长避短。
  • 孔令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梅山教及其与道教的关系的认识,需要区分不同历史阶段来具体探讨。在唐代晚期之前,在古梅山地区流行的,主要是略受道教、佛教和儒家影响的巫术。唐代晚期开始,梅山地区巫术信仰受道教的影响加大,逐渐转变为民间宗教,作为法教的梅山教于是形成。北宋章惇“开梅山”之后,梅山文化与汉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规模扩大,程度加深,梅山教开始偏离自己的本来面目,逐渐变得道教化。在道教越来越深、越来越重的影响下,梅山教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最晚在清代道光年间,它已成为道教正一派的一个地方支派。梅山教传播地域广,涉及南方诸多少数民族,以它作为典型研究法教与道教的关系,可以扩展道教研究,更加真切全面地认识道教,认识地域性传统文化,更加系统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 丁小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7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佛教与宗教、哲学之间的关系,近代佛教学者欧阳竟无主张“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重在维护佛教的思想纯粹性;太虚大师则主张“佛教非宗教非哲学、亦宗教亦哲学”,进一步想要实现佛教的现实融入性和思想超越性。欧阳竟无的论证侧重在体现佛教的特质,而对宗教和哲学并无具体、深入的阐述,太虚大师则以“同情”和“默应”的品格,通过具体、深入的对比,发现共性而进行沟通和引导。从二人的不同主张和论证中,可以窥见近代佛教学者面对时代挑战的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建设新文化的努力探索过程。
  • 吴 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8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同光体诗人陈衍提出“三元”说,主张唐宋并举,兼取汉魏六朝。承认“江西诗”与杜甫、韩愈一脉相承的统系,但他所宗宋诗并不包括江西派诗,指出黄庭坚、陈师道诗艰深费力,造成槎牙、生涩之弊。倡导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即必具学人之根柢与诗人之性情,才力与怀抱才能激发表现出来,才能写出好诗来。批评黄庭坚“以才学为诗”的学人诗,学问有余,性情不足,使人读之难晓。先诗人之诗而后学人之诗,最终是学人之诗,且关注更多的是诗艺等形式,这是陈衍诗论的局限。
  • 稂志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8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方苞倡“雅洁”之风,桐城文士一以贯之,但不可忽略的是其切时因变后的承古开新。研究者对其风格多统以“雅洁”来论,对其内部文风的流变缺少应有的关注。而自清代中期开始,桐城文士以参阳刚、雄健之气来救其弊。方东树、刘开、曾国藩、吴汝纶、张裕钊等皆有努力的尝试。而桐城文由“雅洁”到“雄健”再到“雅健”风格的变化,是对清代文学与学术作出的回应,也是古文一体自身发展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