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4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3-07
  

  • 全选
    |
    笔谈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 美学研究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2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中国美学“何以是中国的、又是美学的”这一难题,我们需要在跨文 化美学的框架下区分术语与话语这两个概念。一方面,术语不同于话语。美学,就其术 语意义而言,并无中西之别,职是之故,美学术语可以进行跨文化旅行,实现中西互译互 释,因而中国美学是“美学”的。另一方面,话语又离不开术语,是术语的语境化表达。就 话语意义而言,中国美学是借用西方术语对中国审美经验和情感方式的话语表述,是中 华民族对美的价值追求的理性体现,而不是西方美学的本土化,因而中国美学是“中国” 的。总之,跨文化美学使得“既是中国的、又是美学的”中国美学成为可能,因而是中国美 学的实质。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4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践美学重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而后实践美学则采取了一种 “去实践化”的举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共享着同一种有关实践的理念,即都对实践 作了一种非哲学的、社会学化的、历史科学化的理解。20世纪西方的实践哲学和美学转 向提出了“审美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这个大问题。审美可以是一种实践,但不是实 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眼中的实践,而是一种奠基在源初的生活世界中的前反思性的现象 学意义上的实践。“超实践”不是不要实践,而是回到一种带有原发性的、主客未分状态 下的前反思性实践。超实践美学建立在一种崭新的“超实践”观的基础上,是后理论时代 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美学形态,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5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色”作为中华感兴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最初由刘勰提出。“物色” 既是中华古典艺术审美“感物”“感兴”“比兴”得以发生的对象来源,又是古典艺术“意 象”“气象”“意境”得以生成的重要基础。物色论是进入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感兴美学 研究的必经之路,但学界对物色论美学范畴的研究相对薄弱。“物色”美学范畴在中国美 学史上形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学术谱系。“物色”美学范畴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气论 哲学和气感哲学。“物色”是宇宙元气和天地精神在自然物象之声色状貌光影中的感性 闪耀,同时又是人的德性精神之光与自由精神之光的生动呈现。物色成为中华感兴美学 精神之光的灿烂显现。物色论美学可与西方美学的自然美论、形式美论、审美感性论、灿 烂感性论、存在境域论加以比较,亦可与德国古典美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精神相互发 明。物色美学范畴因而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和普遍价值,值得展开系统研究和现代阐释。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7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多诺美学理论研究在阿多诺研究中至关重要。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不仅贯 穿其学术生涯,也对他的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启蒙反思的产物,阿多诺的美 学思想将艺术视为新的启蒙形式并承载起重振美学的重任。通过对艺术理性、艺术社会 性以及艺术真理性内容等理念的阐释,阿多诺在赋予艺术再现苦难、批判社会以及认识 社会等功能的同时,也揭示了艺术见证的根源与秘密。阿多诺美学思想的理论与现实意 义在于:一方面,作为一种认知型美学观,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在接续并发展亚里士多德悲 剧快感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近代学科意义上的美学观的突破与超越,标示了阿多诺有关 后奥斯维辛时期文艺观的渐进式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对艺术见证与再现社会苦难,以及 审美移情的强调,阿多诺赋予了艺术启蒙与救赎的重任。鉴于阿多诺对实践的怀疑,他 有关艺术作为启蒙、见证与救赎的美学思想注定只是一种理论设想。
  • 文学研究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8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揭示新媒介文艺生产的深层媒介逻辑及社会历史语境,新媒介文 艺生成性研究引入德勒兹的“生成”理论,通过将“生成”作为新媒介文艺的技术意向,开 展对构成新媒介文艺生产域中作为基础锚点的主体、时间、空间的生成性探索。新媒介 文艺生成性研究发现:新媒介的内在生成性偏向,使新媒介文艺生产域中的主体生成为 人机间性主体,形成人机协作式生产;使时间生成为结晶化的星丛时间,引发时间生产力 的增强、中间时间的开发、时间深度意识的退场;使游牧空间通过对物理空间的征服、差 异空间的生产以及异质空间的创造实现空间生产力的增殖,为跨媒介叙事提供实践 场所。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9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网络文学诞生以来,学术界基于社会状况、媒介特征和文本内容等阐释途 径,建构了现代性、后现代和数字现代主义三种新媒介文学阅读的文化逻辑。现代性文 化逻辑是由走向现代化国家的社会现实状况决定的,但网络文学中明显可见其阅读的后 现代性;网络媒介带来了读写的后现代文化逻辑,却遭受到现代性立场的批判;数字现代 主义将网络媒介与网络文学区隔,主张文本内容及其主题的新现代性,陷入媒介文艺学 的内在矛盾中;它们存在着文学内容和主题的困境、媒介作为中介的片面性以及语言文 本的过分重视等不足。要把握新媒介文学阅读的文化逻辑,必须回到后现代的原初含 义,认清其是建立在可操作、多元呈现和融合生成的界面上,且在读者、阅读文本和审美 效果等方面具有“虚拟后现代”特性。新媒介文学阅读体现出阅读文化的范式转型和阐 释学意义。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107-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艺的融媒体化传播,不仅是技术融合的过程,也是融合文化不断进化的历 程。融媒体具有潜在的技术美学组构逻辑,从“媒介语言—技术现实—媒体叙事—科技 审美”的研究路径出发,审视数据库和界面导航带来的媒体混编语言特征,可以发现其对 于人的思维方式的深度冲击和影响;进而观照融合文化形态中的融媒体文学艺术,可以 探索出融媒体语言的内在运行逻辑,从而勾勒出融媒体融合美学的审美构造和空间架 构。在这种美学架构新变中,融媒体数据库是存储信息的“大脑”中枢,它的参与使得“复 合现实”成为未来现实景观呈现的主要方式;“组合叙事”成为融媒体网络中信息内容传 递的主要形式,具有时空伸缩性和弹性特征;视觉融合与空间审美相互渗透,进而建构出 融媒体美学的特色。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118-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文化丰富的区域性决定了全国各地必定存在不同风貌、不同价值的“唐 诗之路”。以幽州为中心,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与燕山南麓通往东北边塞的道路,构成了 地位举足轻重、具有突出自身优势和鲜明地域文化特质的“河朔唐诗之路”。河朔诗路拥 有数量众多且分布密集的诗人行迹与创作、文学景观与文学地理意象,并且串联起博陵 崔、范阳卢、赵郡李等文化望族,是为唐代诗坛输送诗人最多的诗路之一;河朔唐诗与陇 右唐诗分别承载着唐代边塞诗的东西两极,共同成就了盛唐边塞诗这座诗史上的高峰; 慷慨悲歌的河朔之风为唐诗注入了贞刚之气和独立不屈的人格精神,促进了南北文风的 交融和唐诗高潮的到来。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129-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 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 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史、 “左联”史和左翼文学史的叙述,完成形象重塑、身份认同、重构历史、接续传统等多种意 图,充分体现话语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左翼文学”回忆对社会框架十分依 赖,呈现出明显的“集体记忆”特征,打上了社会主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深深印记,但 “个体记忆”又常常逸出“社会框架”,对集体记忆构成冲击与反抗,使得左翼作家的回忆 呈现出微妙的张力。然而无论如何,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都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深度影响了我们对左翼文学的认知。
  • 影视艺术研究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14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童年阴影”动画片具有另类、猎奇的审美特点,在形象、配乐和故事层面引 发儿童观众的恐惧。80后、90后观众时隔多年,把这些作品从电视荧屏分享到弹幕视频 网站,并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反叛态度、解构语言对童年视觉经验进行重构,消解童年恐 惧,青年的现实生存焦虑得到短暂缓释。在这一过程中,“童年阴影”诗学的丰富内涵得 以生成。从视觉污染角度看,一些“童年阴影”动画片的视听形式,由于不符合儿童审美 心理和认知水平,造成负面身心困扰。避免儿童动画片视觉污染的产生,既需要发挥生 产、传播、监管等环节的作用,也需要观众培养一双明澈而有教养的眼睛。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15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当代电影关于风景的讨论,常从“寄情于景”等美学意境层面展开,显然 这一向度未能言及风景的文化实践、视觉批判等多重面向。对“风景与电影”进行不同层 面的分析发现尚未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在中国当代电影中承担着多重话语实践,影像 中的风景既是“物”的呈现,又昭示着“词”的指向。当代电影中风景存在着三重演绎及其 互动关系:作为“词”的风景,意在从人赋予“原初-大地”的主体意识、象征意涵、质料特 质的“景”出发,探寻影像中的自身与主体隐喻之间的关联;作为“物”的风景,经由影像勾 勒“器具-真实”的物之物象,来确认人与“世界”的连接;最后超越“词与物”的“真理- 风景”,赋予了“我”与“世界”的“触媒”,是“敞开-境域”与想象能指。风景散溢在有 限荧幕画幅内与无限延展空间外的双向维度上发出了超越“词”与“物”的影像表达与 文化诘问。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164-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粤剧电影作为一种跨媒介的艺术形式,承载了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责任,而 市场是检验粤剧电影传播效果的主要标准。观影意愿对了解粤剧文化意愿有显著正向 影响;外在动机对观影意愿影响不显著,但对了解粤剧文化意愿影响显著;内在动机中, 自我呈现对观影意愿影响显著,但对了解粤剧文化意愿影响不显著,而IP熟悉度对两者 影响都显著;观影意愿在外在动机和了解粤剧文化意愿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在自我呈现 和了解粤剧文化意愿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在IP熟悉度和了解粤剧文化意愿间存在部分 中介效应。
  • 哲学与伦理学研究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173-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和不稳定生存境况日益常态化,城市中产阶 层的年轻人迫切希望在这种脆弱与不安中寻求稳定的依托,因此催生出新的情感适应机 制。以“奋斗”为主的情感激励已不再足以激发青年群体将积极情感投入到生产与再生 产活动中。在“抵抗与收编”的论述之外,新中产青年开始将他们的情感投入转向更微 小、更可控的生活目标。“考公热”“从事轻体力劳动”和“被裁员后在星巴克假装上班” 等现象都表明,随着中产阶层原有的生活想象变得越发遥不可及,他们开始创造一种妥 协式的美好生活愿景,以适应和应对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1): 184-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首部生前预嘱地方性法规已正式施行,关于生前预嘱的研究必须更加 审慎和严格。存在于生命和尊严博弈中的“态度”决定了生前预嘱能否真正落地。在生 前预嘱中,反应态度和客观态度的内部矛盾难以消除,知情同意面临着家庭态度的挑战, 而个体认知甚至会导致自主态度的不自主。从生前预嘱的成立和启动出发,可以在解决 内部态度矛盾的基础上完善生前预嘱体系的内部路径,而外部路径的完善则要尽力消除 家庭、医院和社会的态度对生前预嘱的多重影响。